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科研团队全球首发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究结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我国科研团队全球首发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究结果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1-10 12:58

  2025年1月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上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靶向Claudin 18.2的抗体偶联药物(CMG901)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

  作为全球首个针对Claudin 18.2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究报道,国内原研的CMG901在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展现的良好安全性与显著疗效,标志着中国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继化疗、靶向和免疫时代之后,抗体偶联药物(ADC)开启了抗肿瘤治疗的新篇章,通过将高活性细胞毒素与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种ADC药物获得批准上市,而CMG901(AZD0901)作为一种潜在的全球首创、靶向Claudin 18.2的ADC,通过其独特的链接体与单甲基奥瑞他汀E(MMAE)的结合,展现了其在临床前研究中的卓越效果。CMG901能够特异性地与细胞表面的Claudin18.2结合,并通过直接细胞毒性、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以及旁观者杀伤效应来消灭肿瘤细胞。

  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靶向Claudin 18.2的ADC药物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这一成果不仅为CMG901的国际认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其成功授权给国外知名药企,并成为全球首批进入III期临床研究的Claudin 18.2ADC药物。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学者+国产新药”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的又一突破,也在中国新药研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胃癌,这一在全球癌症中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往往在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其5年总生存率大约只有30%。Claudin 18.2在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高特异性表达,因此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

  2020年12月24日至2023年2月23日期间,研究共纳入27例晚期实体瘤患者(其中13例为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14例为胰腺癌)进行剂量递增阶段的研究,以及107名晚期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进行剂量扩展阶段的研究,这些患者均为多线标准治疗后失败的患者。

  自项目开展以来,CMG901便备受全球关注。2023年11月8日,研究的初步结果亮相美国肿瘤学年会全体大会系列会议 (ASCO Plenary Series),作为全球首个抗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研究结果发布,并入选2024 ASCO年会的Education Session (教育专场) 全体会议口头报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CMG901(AZD0901)目前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NCT06346392),探索CLDN18.2表达的晚期实体患者中,CMG901(AZD0901)单药与研究者选择标准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临床研究地点涵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代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Claudin 18.2 抗体偶联药物走出国门,有望在未来获得欧美国家的适应症批准,为全球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张东生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阮丹云副主任医师、刘芙蓉主治医师、魏小丽副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台江:“舞龙嘘花”庆元宵

  • 新春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