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2日,以“救在身边・校园先行”为主题的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场活动,在福建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启动。本次活动覆盖该校9个学院7000余名师生,其中实操培训1000余名,通过“理论+实操”“课堂+场景”“专业+生活”的特色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
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场活动在黎大启动
活动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主办,黎明职业大学承办,旨在全面推进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为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据悉,黎大始终将守护师生安全视为育人之基,自2019年启动“安全应急与急救”专题健康教育以来,已累计组织近600名学生、50名教师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员证书,成立“紧急救护知识导师团”,2023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并从2025级学生开始设置有学分的急救教育必修课程,推动急救技能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黎明职业大学校长王锋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从系统化构建教育体系、专业化培养师资队伍、场景化开展技能培训、常态化营造校园氛围四个方面发力,推动急救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让急救技能成为师生终身受益的“生命护身符”。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教融合部主任刘永家在仪式上指出,急救教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桩”,更是每个公民的“生命必修课”,而当前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高校作为青年成长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生命守护者”的重要使命。他倡议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打造“职业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黎明急救经验”,推动急救知识走进职业场景,组建“黎明急救志愿者联盟”,让黎大校园成为急救教育的“闽南示范高地”。
“急救从来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属技能’。”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廖广羽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它是每个公民都应掌握的‘生存本领’。”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业培训师随即开展急救知识讲解与实操演练。参训师生围绕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固定、AED使用等核心技能,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力求将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标准。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贴近实际、实用性强,将倍加珍惜学习机会,真正掌握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增添保障。
黎明职业大学表示,作为全国首场、福建首发的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活动,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职业院校急救教育新模式,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黎明经验”,为提升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水平、建设平安校园与健康中国贡献“黎明智慧”与“闽南力量”。(王礼林 范果 图片由校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