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福建,草菇生产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经济 > 正文

在福建,草菇生产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来源:福建日报2025-11-19 11:19

  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实现产业革新、农民增收

  在福建,草菇生产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赖淑芳 唐茜) “以前每年只有6月到9月能出菇,现在一年四季不断档。”初冬时节,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草菇产业园内依然菇香扑鼻,负责人杨龙金感慨,终于不用再“看天吃饭”了。

  近日,泰宁县朱口镇草菇产业园新厂区正式投产。随着45座现代化菇棚投入使用,该产业园菇棚总数达到141个,年产能将增加至296万斤,实现年产值超4000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在这里,草菇可以实现一年四季不断档生产。

  草菇天生喜高温高湿环境,到了冬季,温度过低,难以成活。杨金龙种草菇18年,过去最大的困扰就是季节性明显,难以实现周年栽培。如今,福建通过科企协作,引入现代化智能设备,在全国率先实现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填补了草菇生产技术空白。

  走进草菇产业园,141座智能温控大棚整齐排列。与传统菇棚不同,这里没有强烈的温差与湿度波动,传感器实时调控着棚内环境,始终将温度维持在30℃左右、湿度保持在90%左右。草菇住上“空调房”之后,四季出菇不再是梦想。

  变化的不仅仅是生长环境,一系列创新“组合拳”让福建草菇生产全链条都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在制种环节,调控菌包含水量和pH值,提升菌种活力,并筛选出适应性强的新品种FV203,为后续高质量出菇打下坚实基础;在栽培环节,通过“正反面出菇”技术,调整菇床角度与培养基配方,使草菇从正反两面生长,出菇面积翻倍;采用地面硬化、封闭操作间、浇筑挡墙等措施,构建起一套全程不用农药的生态防控系统;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节,废菌渣全部供给有机肥厂,上料水抽回泡料池循环利用,就连栽培料,也能通过“新旧搭配”实现利用率最大化,不仅省下一半原料成本,还能保持八成以上产量,每个大棚每月还能节省培养基成本2000元……

  科技赋能,产业革新,农民增收。

  “现在种菇,技术有保障,销路也不用愁。”正在基地采菇的村民曹菊梅笑着说。她每月工资4500元,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相当可观。如今,在泰宁,像曹菊梅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

  据了解,泰宁县积极培育庭院经济,创新采用“入股+就业”方式,引导300多户农户加入草菇种植与产业园建设。农户既赚取劳务收入,还可享受年底产业分红。“我们立足草菇这一特色产业,精准支持脱贫户与农村低收入群体,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切实为村民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泰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林泉祥表示。

  而今,园区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已带动周边5个村120多名村民就业,合作农户年均增收4万至6万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