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霞浦北壁:以“环境之美”绘“山海新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旅游 > 正文

霞浦北壁:以“环境之美”绘“山海新卷”

来源:闽东日报2025-11-18 11:17

  立冬时节,走进福建省霞浦县东冲村,金色沙滩与湛蓝海水相映,海风轻拂着洁净的滨海村道,家家户户门前绿意盎然,一幅清新灵动的渔家画卷在山海间徐徐铺展。

  这片令人向往的诗意栖居地,昔日景象却截然不同——因渔业生产相伴的渔业工具乱堆、生产物资散落,山海本色一度被遮蔽。从昔日的环境失序到如今的生态画卷,东冲村的美丽蝶变,正是北壁乡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激活文旅融合动能的生动实践。

  这些天,83岁的东冲村村民林成章带着家人在门前空地内忙活着。“以前空地堆满了毁弃的鲍鱼桶,十分杂乱。加上前段空地旁的枯树一倒,更是没法落脚。现在,趁着好天气,我和家里人一起动手清理干净。以后这块空地,我打算养养花、种种菜,让家门口美观一些。”林成章笑着说。

  林成章一家齐上阵无疑是东冲村村民心态转变的最好注脚。如今村民自发整顿房前屋后的场景在东冲村随处可见。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转变的背后,是乡村治理精准发力的结果。

  近年来,东冲村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将治理落到实处:落实“门前三包”,让生产工具“各归其位”;分发200多盆绿植,让庭院成为风景线;常态化清理海漂垃圾,让海岸线重焕洁净。同时,步栈道提升、登山步道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正有序推进。

  一个美丽的环境只是故事的一半。要将这片山海秘境的潜力真正释放出来,还需要交通来支撑。霞浦东冲半岛外海道路工程的火热施工,正拉开这片土地走向开放的未来图景。这条全长76.36公里的旅游大动脉,将进一步打通东冲半岛的交通脉络,与年底通车的宁上高速形成联动,将散落的山海资源“串珠成链”,为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生态底色被擦亮,交通大动脉被打通,北壁乡的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又见东冲”民宿为代表的5家旅居场所日渐红火。上海摄影爱好者陈先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专程前来小住,只为捕捉不同时节的海上光影。“每个时节拍出的照片都有独特韵味。”他感叹。

  发展文旅,不止于吸引“流量”,更在于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借着交通升级的东风,东冲村的文旅布局正加速落子:规划山头景观台,整合山海资源招商引资;统一改造闲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集群;计划推出海钓、渔家体验等特色业态,让游客从“看风景”变为“入风景”,深度感受渔家文化魅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东冲村的美丽转身,无疑是北壁旧貌换新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北壁乡将“一村之变”的成功经验,系统性地复制、升级到全乡范围。通过“小网格、销图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全乡累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和海漂垃圾上千吨,“人人爱环境、人人护环境”蔚然成风。

  环境整治为发展铺路,产业融合让振兴提速。在守护生态底色的同时,北壁乡着力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推动产业融合多点开花:海洋养殖方面,构建龙须菜、海参、鲍鱼等全产业链;文旅发展上,引进“魅力盘前”军渔旅融合项目,争取资金建设健身步道,一个全域旅游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如今的北壁乡,以环境整治为“纸”,绘就了生态宜居的画卷;产业为“墨”,增添了百姓富足的亮色;交通为“笔”,勾勒出乡村振兴的蓝图。从环境整治的“小切口”入手,北壁乡成功撬动了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的“大发展”,在山海之间书写着从“面子”新到“里子”实的乡村振兴优异答卷。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黄璐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