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6日,以“‘三茶’统筹・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幕。本届茶博会为期5天,共设置室内标准展位2300个,展览面积达4.8万平方米,其中台湾馆展位数量达200个,较上届增长14.3%,为历届之最。
本届茶博会亮点纷呈。首先是办展规模显著提升,现场设立了“茶和天下”馆、茶创意馆、茶旅融合馆及茗茶馆等四大主题展馆,同时,为服务本地茶农,展会于会展中心广场特设200个户外自销展位,助力茶农拓宽产销渠道。主办方表示,希望全方位呈现一场集展览展销、产业交流、文化互鉴与科技赋能于一体的行业盛会。
多项行业重要成果发布。在活动现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发布世界乌龙茶红茶发源地宣传视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发布《武夷岩茶品饮方式白皮书》与《建阳小白茶品质化学特征与保健功能研究白皮书》。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董红敏、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统计核算部副研究员张曦发布《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及首批零碳茶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前副主席李先德现场推介《半小时读懂武夷茶》。台海时事评论员赖岳谦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共同发布“武夷山·阿里山合作20周年纪念文创产品”。
文化、科技与产业融合结硕果。作为承办地,武夷山充分发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国家公园、世界红茶与乌龙茶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三茶’统筹理念首提地”五大核心优势,以“三茶”统筹为主线,推动文化、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期间,“茶和天下缘聚武夷”中国茶非遗文化交流、“茗韵通丝路茶香汇武夷”武夷山茶叶产销对接会、“武夷山‘三茶’统筹创新研究院”揭牌等系列活动陆续开展,全面展现“三茶”统筹实践成果。
闽台融合全面开花。在闽台融合方面,本届茶博会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策划的20项活动中,有15项聚焦两岸融合发展;邀请参展的台湾茶商涉及到全台湾所有市县;台湾五大茶协与海峡茶协携手共建“同心茶园”,深化两岸茶人产业协作;举办“茶香两岸共月明”文艺晚会及“茶香两岸,共探茶缘”茶文化交流活动,以茶歌对唱、采风创作及昆剧《人在草木间》等演出形式,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本届茶博会首次深化与“万里茶道”沿线国际城市——喀山、圣彼得堡、恰克图的贸易协作,特邀俄罗斯茶商设展,积极搭建“茶叶贸易+文化互鉴”双平台;举办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交流活动及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座谈会,进一步凝聚跨区域合作共识,推动茶路共建、文化共融;在展区内特设“万里茶道起点展区”,通过系统陈列申遗过程中的关键史料与实物证据,集中呈现阶段性成果,有力夯实并凸显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此外茶旅融合也是本届茶博会一大亮点。本届茶博会在展馆设置“四季茶事展区”“茶足径展区”,联动小红书团队展示茶文旅产品,串联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茶庄园与茶民宿等资源。天心村、茶博园、月映武夷广场、星村竹筏码头同步开展斗茶赛事,游客可参与有奖审评,有效增强体验性与趣味性。(王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