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4日,福建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生态省规划实施成效、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据福建省发改委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全力实施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进度符合预期,全省绿色低碳转型迈出稳健步伐,生态文明建设跑出福建加速度。
五年来,福建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体制创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改革实践取得新突破。
在思想引领方面,福建持续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累计出台美丽福建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等细分领域政策文件100余份。在机制创新方面,福建在全国首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司法赔偿机制、首推生态环境审判技术调查官制度,累计39项改革典型经验入选建设美丽中国探索实践。在试点示范方面,全力推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累计培育带动新型林业主体近1.2万家;打造全国首个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福州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全国唯一)。
五年来,福建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
绿色低碳产业实现新跃升,建成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低碳循环发展走出新路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超5个百分点,成为东部沿海电力绿色低碳结构最优省份。保障体系打出组合拳,上线全国首个农业碳汇、海洋碳汇交易平台;颁发全国首张海洋渔业部门备案确认的蓝色碳票;2025年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2021年以来年均增长36.72%;启动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
五年来,福建坚持全域协同,聚焦绿色治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减污攻坚取得新进展。
打好生态安全保卫战,福州福山郊野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入选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在全国率先创立赤潮指数保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保卫战,2024年,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8.3%、居全国第4,全省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100%、并列全国第1。打好生态修复整体战,福州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漳平生态脆弱区域修复建设等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五年来,福建坚持开放务实,聚焦融合发展,深化绿色交流合作,扩绿积蓄取得新优势。
持续深化生态惠民,已完成创建节约型机关4933家、绿色学校5449所、绿色商场45家,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超过98%;建设市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170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4199公里。推动两岸绿色融合,创新打造“涉台民商事审判精品工程”。探索绿色国际交流,首创“一次核查、两张证书”模式,中国(漳州)—印尼海藻养殖碳汇跨境开发与交易,实现我国海洋碳汇方法学首次输出“海丝”国家。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忠表示,下一步,福建将坚持把绿色发展观贯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紧扣做好“深化改革”文章、“协同治理”文章、“低碳发展”文章,“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前头、做示范。”(王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