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记者 蒋丰蔓
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文化基因。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处世智慧,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价值追求,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个体化思潮凸显、社交方式数字化的当下,部分学生面临“原子化生存”的困境——课堂上是沉默的“旁听者”,宿舍里是封闭的“低头族”,集体活动中是被动的“参与者”,由此衍生出归属感缺失、协作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不足等问题。温暖集体育人体系本质上是对集体主义这一优秀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文化理念与当代教育场景深度融合。
从福建的实践来看,在集体中育人并非否定个体价值,而是在集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中,实现“1+1>2”的育人效果——让个体在集体中绽放光彩,让集体在个体的成长中凝聚力量,最终绘就个人成才、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时代新图景。
集体主义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新时代温暖集体育人体系,其价值不仅限于校园,更在于为社会培育具有“集体精神”的建设者。在集体中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奉献”的年轻人,走出校园后会成为社区里的志愿者、工作中的合作者、社会中的担当者,为社会注入温暖与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家国情怀、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的建设者。作为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温暖集体育人体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目标,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传承“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当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团结协作、懂得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他们便能更好地成长为能够支撑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将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