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海相牵,福耀中华。近日,福籽同心爱中华——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福州精彩举行。演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汇聚全省舞蹈、音乐、曲艺、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通过“山”“海”“情”三大篇章,串联起海峡两岸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传递出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强音。
在欢快明跃的畲族舞蹈《笠影·丽影》里,第一篇章“山”拉开帷幕。随后,畲族婚俗节目《凤凰到此》,展现畲族独特的婚庆礼仪与“凤凰到此”的吉祥寓意。绿水青山浸润的福建,孕育了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这两支舞蹈展现了日新月异的畲乡风貌,舞出山中畲家人扎根沃土、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
文化同源、山峦相连的另一头,台湾高山族同胞的山歌依旧嘹亮。高山族舞蹈《峰峦如聚涧水长》,以雄健的舞步和挽手合围的团结,传递出两岸少数民族的强烈的生命张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古筝重奏《扬帆竞游海丝路》,以器乐重现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拉开了第二篇章“海”的序幕。1996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正式启动,舞蹈《藤蔓生?闽宁梦》,以相缠的藤蔓为意象,用曼妙的舞姿讲述闽宁两省山海相依、人心相连的“山海情”。
舞蹈《连家盼岸》,则将视角转向闽东沿海,再现连家船民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上岸安居,开启崭新生活的温暖变迁,谱写了各民族在福建这片热土上“福籽同心”、共同奋斗的携手共进曲。

第三篇章“情”,描绘的则是两岸各族人民携手共圆中国梦的锦绣华章。南音奏唱《暗想·梅花》,以悠扬乡音,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而洋溢着闽南风情的舞蹈《一围簪花一湾峡》,则借助“簪花围”这个承载渔家人情感和记忆的文化符号,传递出海峡两岸各族同胞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与盼望团圆的美好愿景。
同样的美好盼望也在歌仔戏《燕归巢·高山情》里,它以现代叙述,生动讲述了两岸青年携手在福建乡村创业、追梦、筑梦、融合的励志故事,为两岸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
晚会尾声,在恢宏的旋律中,全体演员共同唱响“我们都是中国人”的时代强音,以音符为桥,表达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和携手共促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
本次会演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演出,进一步推动各族人民“像榕树一样同气连枝”,如石榴籽一般紧紧相拥,携手迈向光明灿烂的共同未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 高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