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8日上午7时20分左右,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一民房突发火灾。大溪镇位处两省三县七乡镇交界处,若等待县消防救援大队增援需45分钟车程。关键时刻,大溪镇微型消防站新配发的消防车迅速投入使用,有效缩短了灭火救援时间,避免了火势蔓延。这一场景,正是福建省连续两年将微型消防站建设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聚焦农村消防安全薄弱环节,连续两年将“建立4200个微型消防站”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福建农村地区,随着一座座灭火救援前沿“哨所”建成投用,过往大型消防车“进不来”“展不开”“远水难救近火”的困境正逐步破解。
据了解,2024年的4200个微型消防站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针对2025年建设工程,连日来,福建省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市、县两级聚焦器材配置、人员组成、工作制度三个方面开展农村地区微型消防站建设验收,确保年底前验收完毕。
标准先行 规范建设
福建省对微型消防站的人员、器材、制度等方面明确标准化要求:每个行政村微型消防站由不少于6名经专业训练、具备灭火技能的青年志愿者组成;器材配置至少包括1台11匹马力消防泵、10盘水带、4支水枪及二分水器、储油桶等基本装备;同时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宣传教育、设施器材管理和联防联治等制度,形成“有人、有装、有制”的完整体系。
资金保障 分步实施
为确保项目落地,福建省采取“省、市、县”三级财政联动保障机制:准备阶段,省财政厅联合消防救援总队向各地下达2100万元专项资金,并同步开展绩效跟踪管理,市、县两级财政配套2100万元;建设阶段,实施器材集中采购、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完善及长效机制建立;验收阶段,组织多部门和技术专家成立验收组,对微型消防站逐一验收。
实战演练 提升能力
为强化实战能力,各地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与竞赛。10月23日,龙岩市武平县举办2025年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和村级微型消防站业务技能比武竞赛,来自全县17个乡镇(街道)和村级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楼层电气火灾破拆内攻操、着装灭火操2个项目竞技比拼。9月中旬,泉州市泉港区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全区35个村(社区)的200余名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战斗服穿戴、水带连接、泵浦操作三大训练。
目前,各微型消防站已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常态化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有效提升农村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构筑起坚实的消防安全屏障。(何金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