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媒体记者 金 鹏 通讯员 黄 璐
在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市民不到十分钟就办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事宜;在法律咨询活动中,“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在乡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化纠纷于未发,解民忧于细微……深秋时节,走进三明,法治的暖风扑面而来,所到之处,尽是一幅幅良法善治的美好画卷。
从2022年“打造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样本”获评全国示范项目,到2024年跻身“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再到2025年荣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十四五”以来,三明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推动法治基因融入治理全过程,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高位统筹 擘画创建蓝图
在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过程中,三明始终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以法治之力筑发展之基。
2020年,三明市启动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意见》,明确争创重点任务,建立“两级联创、三个步骤、四项工作法”争创机制,切实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抓“关键少数”,挑起“法治”担子。三明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述法并实现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全覆盖,法治责任层层压实,凝聚起全市上下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聚焦法治建设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三明在全省率先将法治督察纳入市委巡察,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列入政绩考评和绩效考评的范围,并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2023年以来,市县两级结合党委巡察对173个单位开展40批次法治建设专项督察,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见效,自2021年起,三明共推出44期法治政府建设系列访谈,市政府部门和各县(市、区)主动“亮晒”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和亮点,形成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宣传格局,稳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
深化改革 厚植营商沃土
“师傅,您车上的服务监督卡呢?”今年国庆期间,在动车站出租车候客区,泰宁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正逐车开展服务规范检查。
“您的情况符合‘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免罚情形。”执法人员对出租车司机进行现场普法后,还特地提醒其今后务必做到规范运营。
为激发市场活力,三明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同时,三明全面推广应用“闽执法”平台,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信息网上公开、执法监督实时在线,赋能行政执法规范化;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科式”执法服务帮助企业合规管理。
为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三明定期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并与南平、龙岩共同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跨区域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一体化合作机制,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促进区域间市场的互联互通。
聚焦企业群众实际需求,三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缩短办事时间、降低办事成本,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三明。目前,三明23600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掌上办”,全程网办事项网上申报办件率93.36%。e三明入选2024年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成为三明政务服务的亮丽名片。
建设三明法务区是我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自2024年启动运行以来,三明法务区先后整合入驻ESG司法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三明仲裁委员会、三明市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等首批15个法务泛法务机构,为各类民商事主体提供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金融司法等全链条法律服务,让“法治三明”成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通过推出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三明正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更高水平法治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 绘就和谐新篇
有“良法”,方能有“善治”。地方立法如何回应民生期待?
出台《三明市三元区环城山体保护条例》守护环城山体,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制定《三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规范停车场使用和管理,推进智慧停车;制定实施全省首部养犬管理领域地方性法规推进依法养犬、文明养犬;颁布全国首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管理规定,规范农业“芯片”生产秩序;制定全省首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规章,筑牢“平安基石”……
近年来,三明坚持从“小切口”出发,立“接地气”的法规,持续探索破解民生难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漫步三明街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日常。这份触手可及的生态福利,正是三明市筑牢法治屏障,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在全省率先制定排污权管理交易、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打造“一部门执法、一张网监管、一杠杆撬动”治理模式;设立全国首个水执法与云司法数助治理中心;率先推行“河湖林长+公检法三长模式”。以法治为笔,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正在三明徐徐铺展。
今年7月,在明溪县司法局瀚仙司法所的调解室里,王某与某企业代表签订完调解协议书后同时起身,在调解员的注视下轻轻握手。一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损害赔偿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是三明用好法治“良方”,持续畅通“线上+线下”矛盾纠纷化解渠道的一个缩影。全面推进市县乡综治中心建设,推广“解纷码”“12345”热线、e三明随手拍、在线法律咨询;开展110与12348联动,推行行政复议“五项机制”,成立三明仲裁委……一桩桩诉求的及时回应,一件件难题的有效解决,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任之桥”。
近年来,全市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对信访机构和有权处理机关满意率等持续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行政败诉率创历史新低,位居全省第2位。
法治潮涌催奋进,破浪扬帆正当时。站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新起点,三明将继续以法为纲、以民为本,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入更高水平,以法治力度和温度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