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记者 谭湘竹)28日,福建省首个人工智能发展中心——闽清县人工智能发展中心揭牌。这是闽清抢抓数字经济浪潮的关键举措,更是闽清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国产算力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当前,闽清县建筑业、陶瓷业、农业、文旅等特色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怎样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有闽清特色的发展之路?闽清人工智能发展中心应运而生。对闽清而言,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就是抓住破解山区发展瓶颈、实现“升维转型”的关键钥匙。
今年以来,闽清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两区开发、两翼齐飞”宏伟蓝图,深入开展保底线、促发展、惠民生、求创新“四轮驱动”专项行动。截至目前,闽清已招引人工智能相关项目20多个,与福州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在此基础上,闽清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组建了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我们对于中心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锚定‘站位全国、领先福建’总目标,以‘AI(人工智能)赋能一切’为主轴,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关键领域,全力推进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推动打造立足闽清、辐射省市、面向全国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和人才汇聚高地。”闽清县县长陈禺说。
据悉,人工智能发展中心将精准对接各级“十五五”发展规划,紧扣县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全面布局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重点搭建适配县域需求的行业大模型与场景化智能体支撑体系,谋划出台“算力券”“电力券”“语料券”等扶持政策,引入适配性强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合作资源,以大模型的算法优势和智能体的场景落地能力,真正让人工智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同时,加速落地一批“政务数字人”“文旅数字人”等具有闽清特色、贴近群众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真正让人工智能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人工智能发展中心为什么落地闽清?“闽清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落地全省规模最大的数据标注基地,全省首个县域虚拟电厂即将运营,全省首台国产算力服务器也将在明年投产。”闽清县相关负责人说,闽清拥有丰富的水电、风电、光伏资源,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可稳定提供成本极具竞争力的绿电,为高能耗算力产业提供刚性保障。
闽清县人工智能发展中心的揭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闽清各职能部门将进一步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加大对人工智能、算力、智能制造等企业的招引扶持力度,定期组织政企对接会,着力破解企业发展堵点痛点问题。深化与福州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闽清职专等院校的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形成“企业+院校+园区”的创新联合体,让各类创新要素在闽清加速集聚、高效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