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仲秋时节,朱子文脉再次在武夷山水间涌动。10月18日,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在福建南平举办,中国再次“站在”世界聚光灯下,朱子故里再次输出中国文化的“世界波”。
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考亭命名,意在承续考亭书院当年思想交流盛景,结合时代新命题对朱子学及儒学思想展开新探讨。为期两天内,近两百名专家学者围绕朱子学的当代价值、跨文化对话及思想传承深入交流,持续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文化自信”不断深化:
深入挖掘朱子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互鉴共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皆出自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他开创性地把孔子学说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形态,被尊称为“朱子”,朱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3月,九曲溪畔的朱熹园内话语铿锵:“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考亭论坛的诞生,注入“源头活水”。当年12月,以“新时代朱子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首届考亭论坛在朱熹晚年讲学终老的考亭书院拉开帷幕。
2023年11月,以“融通朱子文化,夯实文明根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的第二届考亭论坛举办,形成更加鲜明的学术定位与活动范式。首次设置1个主论坛与3个平行分论坛的架构,聚焦朱子学与“两个结合”论述的深度关联,赋予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新的时代命题。
2024年10月,以“弘扬朱子文化时代价值,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三届考亭论坛在朱子诞育地尤溪举办,围绕四个方面设置平行分论坛,实现规模与内涵的双重突破。
2025年10月,第四届考亭论坛再次回到建阳,以“发扬朱子文化时代价值,促进全球文明互鉴共生”为主题,不但设置四大主题活动,还在全省广泛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论坛的规模、形式都比前三届有大幅提高。
“朋友圈”不断扩大:
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续写文化交流新篇章
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是“单行道”,朱子文化传播需要通达世界各地。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就是,“朱子学”的朋友圈变大,国际参与更加广泛。
首届论坛举办时,吸引了20多位大陆朱子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四年后的今天,共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百名顶级专家学者参会,其中海外嘉宾114人占半数以上,涵盖亚非、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主席西蒙娜·米雷拉·米库列斯库还发来视频祝贺。
参会国家从1个增加到51个,参会者从20多位增加到近200位,不仅是考亭论坛国际参与度创新高的实证,更是世界对中国搭建文化交流桥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肯定。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披尼·扎禄颂巴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泰国传统价值观与朱子学蕴含的人文理念有共通之处,这种精神共鸣跨越了社会形态与国家疆域界限,成为不同文明之间天然的联结纽带,为多元文明交流与互鉴搭建了坚实桥梁,他期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让朱子文化成为深化泰中文化合作的新纽带。
西蒙娜·米雷拉·米库列斯库认为朱熹的哲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不谋而合,追求知识必须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和文化进步,真诚且相互尊重的对话是在变化世界中实现平衡的途径,愿此次会议激发全球学者和社区之间新的合作。
越南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黄慧英认为随着美国和西方的相对衰弱,以西方自由民主价值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受到冲击,全球治理陷入困境,而朱熹“理义分疏”的思想则提供了新思路,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成果”不断增多:
创新推出系列文化载体,“朱子粉丝”队伍持续壮大
作为集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创新转化、品牌塑造于一体的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活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成果输出是评判考亭论坛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构筑了朱子学研究“思想高地”。考亭论坛举办期间,召开包括福建省朱子学术方法与闽派社会科学构建专家座谈会在内的学术交流会议、考亭书院学术委员会议;自2016年设立的“南溪书院学术奖”在第三届论坛期间完成第五届评选,并正式设为中华朱子学会学术奖,成为衡量朱子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尺。本届论坛上,还发布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四书章句集注〉解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近思录〉解读》两部新著。
探索了活化传承“实践路径”。论坛创新推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如在第三届考亭论坛上,《南溪书院志四种》首发式系统梳理了朱子文化核心遗存的文献脉络;“与君共弦歌”朱子古琴音乐会串联起朱子生平足迹与艺术成就;上海团队创作的《半小时读懂朱熹》《朱熹的朋友圈》等漫画著作。本届论坛,参会嘉宾可通过舞台剧《月映武夷》,具象化理解朱子文化。
配套活动形式多样。朱子文化非遗集市、朱子诗词大会、“释菜礼”体验等更是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实现了朱子文化从“书斋”到“生活”的跨越。
不仅是中国的朱子文化成果颇丰,外国的“朱子粉丝”队伍正不断扩大。在本届考亭论坛分论坛“文明交流互鉴与朱子学青年对话”上,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成果,横跨医学、哲学、全球文明等多领域。
独行快,众行远。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世界发展需要更多的“考亭论坛”,既播撒善意的种子,也分享中国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朱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文明互鉴共生具有重要价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表示,“希望各国专家学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挖掘包括朱子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建设多样文明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想智慧。”(王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