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8日,“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新媒体时代的朱子文化普及与传播”圆桌沙龙,在福建南平举办。本次活动不仅深入探索朱子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传播路径,还发布了两部重量级学术普及成果——《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四书章句集注〉解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近思录〉解读》。
本次沙龙聚焦新媒体技术助力朱子文化“年轻化”传播与“跨文化出海”,极具前瞻性。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冷凇勾勒了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全景,让我们看到新媒体时代朱子文化的无限可能,启示文化传播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多领域融合,以焕发新活力。快手国际公共事务副总裁刘震结合平台实践,展示短视频打破文化传播壁垒的能力,使朱子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凸显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动力。青年学者、朱子卡通IP创作者雷希颖博士以朱子卡通IP创作为例,讲述如何将朱子打造成受Z世代喜爱的文化符号,为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提供鲜活范例。
当天的圆桌沙龙环节,“年轻化传播”与“跨文化出海”两大议题讨论热烈。在“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朱子文化的‘年轻化’传播”对话中,嘉宾从多角度探讨让传统文化以青春化表达激活生命力的路径,强调紧跟时代、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方式,才能让朱子文化在年轻群体中扎根。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适应性’策略——朱子文化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出海’”对话里,嘉宾则从AI赋能、虚拟数字人、文化符号轻量化输出与核心价值精准传达等维度,描绘了朱子文化走向世界的技术路径。
活动期间还发布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四书章句集注〉解读》与《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近思录〉解读》,这两部新著被誉为新时代理解朱子思想的“说明书”与“入门指南”,标志着朱子文化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四书章句集注》解读者、朱熹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人强调了朱子学对现代人沉静内心、提升境界、确立价值方向的重要意义。《近思录》解读者、南开大学教授查洪德阐述了《近思录》的历史地位与思想精髓,呼吁读者将其智慧转化为进德修业实践。这两部新作搭建起经典与当代、学者与公众的桥梁,坚守学术本位又面向大众,为朱子文化当代传播提供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次沙龙汇聚多方力量,探索了朱子文化在“技术赋能”“跨文化适配”与“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创新路径,提升了朱子文化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与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可借鉴模式。(何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