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参建的福州滨海快线正式开通运营。记者在现场看到,满载旅客的列车在福州飞速穿城而过,串起市区的闽都古韵与新城的勃勃生机。据了解,从福州地铁2号线、4号线,到如今的滨海快线,中交四航局已扎根福州20年,见证了八闽大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蜕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图:福州滨海快线车辆出库(摄影:李庆峰)
轨道织网,赋能福州新速度
山海榕城,有福之州。轨道网络纵横交错,地铁列车穿梭疾驰。随着福州滨海快线的开通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正式进入“6线时代”。这条设计时速高达140公里的“空中地铁”迅速成为福州市民关注的焦点,站点人潮涌动,众多市民纷纷前来参观体验,感受这条“速度长廊”。
图:福州滨海快线文岭车辆段(摄影:李庆峰)
福州滨海快线是福州第一条机场快线,全线长约62.4公里。其中,中交四航局负责滨海快线东端、长乐机场北侧的文岭站及文岭车辆段。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信息化、智慧化赋能安全生产,利用智能预警螺母、智能高杆灯、智慧管控平台及AI视频智慧分析系统提高工地管理效率和水平;通过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创新改进、建设标准化钢筋加工场、采用全自动钢筋加工设备等措施,高效推进品质工程建设,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进一步凸显福州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
立足福州,辐射全省。据了解,近年来,中交四航局坚持以福州为重要战略支点,深度参与省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继承建福州地铁2号线关键标段、地铁4号线机电安装及装修工程、福州滨海快线多个重要站点,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水准,助力福州构建“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据介绍,项目建设团队在福州地铁2号线建设中,克服地质复杂、地下管线密集等难题,高标准完成车站及区间施工任务,为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如期通车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对更高标准的福州地铁4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要求,中交四航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应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管理,优化盾构掘进参数,确保隧道精准贯通;采用绿色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如今,福州地铁2号线已成为福州市公共交通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大便利了市民出行。同时,作为福州地铁的“换乘之王”,中交四航局参建的福州地铁4号线串联起城市主要发展轴带,有效缓解了中心区交通压力。
一条条地铁线路如蛛网般延伸,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激活了城市发展动能,见证了福州从“三山两塔”走向现代化都市圈的跨越式发展。
重塑城市绿色格局,全方位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
图:厦门环东海域新城丙洲岛南侧护岸整治工程项目(摄影:吴端鑫)
碧海蓝天间,鹭鸟翩跹飞;银滩步道旁,荒滩展新颜。在同安湾环东海域的碧波中,面积仅3.5平方公里的丙洲岛宛若一枚被潮汐反复摩挲的生态明珠,静卧其间。然而早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杂乱的滩涂地。水产养殖和海砂开采无序,致使岸线破碎,水质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长毛对虾、黄鳍鲷、白海豚等野生海洋生物的生存。
为恢复湾区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滨海形象,中交四航局积极投身厦门环东海域新城丙洲岛南侧护岸整治工程的建设中。“项目以大规模生态清淤为突破口,一举清除17.55万立方米的淤泥。又在岸边建设斜坡式护岸,实现缓坡入海,增加堤身生态空间。同时在护岸临海侧进行人工沙滩修复,引入与原生海滩匹配的中细沙进行补沙,并按照适宜当地水动力环境的粒径标准铺设。”中交四航局厦门丙洲岛项目总工程师胡思捷介绍道。
图:厦门环东海域新城丙洲岛南侧护岸(摄影:吴端鑫)
如今这片海岸重新焕发生机,水质透明度提升2倍,生物种类增加了30%,就连曾经几乎绝迹的长毛对虾也重新回到了这片海域。
图: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基地大楼(摄影:章子冲)
在福州市仓山区,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基地大楼巍然矗立,留下二十余载奋楫争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印记。八闽大地上,中交四航局建设者的足迹绵延不止,在闽江入海口南岸,挖掘机、潜孔钻机轰鸣,大型土方运载车在山坳间穿梭,猴屿隧道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在百里之外的闽南地区海岸,一座座码头或在筹备,或已初具雏形,深水泊位正加紧施工,助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将持续拓展交通建设、港口航道、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多元业务,打造“基建+生态+智慧”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八闽热土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能,在服务福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从一片滩涂到一座绿岛,从一条地铁到一座新城,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正勾勒出八闽大地向海图强、逐梦前行的壮阔画卷。智能化建造、绿色化施工、精细化管理贯穿每个环节,新时代基建的硬核实力在不断发展壮大;从山海交汇处到都市核心圈,福建区域互联互通也在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