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俞和江
国庆中秋节日期间,“一日非遗传承人”非遗体验系列活动在三元、沙县、泰宁、尤溪等多地同步开展。非遗体验不仅让市民和游客亲手触摸福建三明传统文化的温度,更助力当地旅游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非遗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一方面让游客“走进”当地文化、“参与”活动,打破“看风景”的传统旅游模式,增强参与感,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流量”;另一方面又能满足游客对“深度游”的需求,让游客深度了解当地文化,以“快进慢游”的方式延长停留时间,提升旅游“留量”。
同时,非遗体验能够有效提升游客新鲜感。非遗各具独特性——在沙县体验“福”袋刺绣,与在泰宁体验擂茶制作,感受截然不同。这种独特性很大程度满足了游客追求“不一样的感觉”的心理。正是各地非遗独具魅力的特性,让游客更愿意“花时间”、更想要“留下来”。
当下,大众旅游正经历着从“打卡式”向“沉浸式”的深刻转型。非遗体验恰逢其时,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精准对接了游客求深、求新、求异的消费需求,推动旅游体验从简单的“看过”升级为深度的“经历过”。这不仅是旅游模式的创新突破,更是实现旅游“流量”变“留量”的有效路径,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