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8.49亿元收官!金秋双节“如画三明”全域焕彩
国庆中秋假期,沙县东门古街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全媒体记者 林文斌 摄)
●全媒体记者 罗丽榕
中秋月满映山河,国庆旗红遍大地。当皎洁明月与鲜红国旗在长空下交相辉映,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如画三明”全域焕彩。这座镶嵌在闽西北的山水之城,以层林尽染的秋景为底色,以红色传承为筋骨,以非遗为气韵,让假日里洋溢着团圆温情与家国豪情。
这份浓厚氛围与独特魅力,也转化为亮眼的文旅数据。记者从文旅部门了解到,经第三方机构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三明全市共接待游客355.6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28.49亿元;全市重点监测的4A级以上景区表现突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8.1%,门票收入同比增长46.2%,用实打实的数据印证了“如画三明”的假日吸引力。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下的“三个协同”机制保驾护航,是“政策+线路+服务”全方位保障体系的精准落地,更是“宣传+文旅+网信”跨部门协作、“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市县全域一体”的合力成效。从全市文旅系统和融媒体系统联手宣传引导,到景区里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三明让这个双节既有“红旗漫卷”的节日氛围,更有“宾至如归”的服务温度,让每一位到来的市民游客,都能在山水之间、烟火之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红色铸魂:红色文旅融家国,沉浸式体验传精神
双节同庆,家国同心。三明作为革命老区,始终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这个长假,全域以红色文旅为纽带,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假日体验深度融合,让红色记忆在沉浸式互动中鲜活起来,为国庆佳节注入浓厚的家国情怀。
走在三明的大街小巷,主干道两侧悬挂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抹抹“中国红”与沿街的中秋灯笼相映成趣,抬头见旗、转角遇景,节日的喜庆氛围扑面而来。
三明多地以红色为魂,让双节假期浸润家国情怀。明溪滴水岩红色旅游景区里,红色足迹成了最动人的“打卡路线”——游客沿红军行军路走进革命纪念馆,更在“我在明溪共祝祖国好”打卡点与国旗同框,用笑容传递对祖国的祝福;建宁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旧址内,温馨的“红色亲子课堂”处处可见;清流县则以文艺传情,“庆国庆颂祖国”主题晚会在城乡轮番上演,《我和我的祖国》舞蹈、《歌唱祖国》合唱等节目点燃全场,同步开展的书画展上,百余幅描绘祖国山河、革命历史的作品,也让爱国情怀在笔墨间流淌。
而宁化的红色文旅创新,更让红色教育有了“新表达”。作为客家祖地与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宁化巧妙地将红色记忆与客家文化交织融合:客家祖地景区内,“红旗天幕”打卡点成为网红地标,鲜红的党旗、国旗图案在天幕上缓缓流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策划的“穿越时空的对话——写给历史的一封信”互动活动,更让红色教育直抵人心。
“敬爱的红军叔叔,现在我们的家乡通了高铁,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你们当年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安稳日子,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不少游客驻足开启了“对话”。小学生周景行抬头对讲解员说:“今天看了军号谱,听了红军战斗的故事,心里热乎乎的。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把长征精神记在心里,好好读书,长大后也做能为家乡、为国家出力的人!”
山水揽胜:自然之美衬团圆,特色活动添烟火
秋日的三明,山水如诗、乡村似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中秋团圆氛围相融,让假日体验兼具“烟火气”“文化味”与“家国情”,成为游客寻觅“诗与远方”的理想之选。
山水揽胜,自然之美与节日氛围交融。
建宁金铙山的秋日云海堪称一绝,清晨云雾漫过山脊,如海浪般在山谷间流转,阳光穿透云层洒下金光,引得大批游客登顶打卡。“中秋登高望云海,和家人一起定格美景,这样的团圆时刻太难忘了!”三明城区游客张女士游玩后直言不虚此行。
尤溪桂峰古村则将农耕诗意与传统节日完美结合,“晒秋”景观里,玉米、辣椒等农作物铺满竹匾,色彩斑斓的果实与青瓦白墙相映;永安市上坪天斗山居的“天空之境”同样人气高涨,玻璃平台倒映着云海与竹林,不少家庭专程来此拍摄中秋团圆写真,定格温馨瞬间。
明溪县依托“中国候鸟旅居县”优势,推出观鸟追“星”活动,鸟类爱好者带着设备在湿地等候,记录候鸟展翅的灵动画面。此外,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等溶洞景区,凭借18℃左右的清凉环境与中秋主题灯光秀,成为避暑赏景的好去处。而“环大金湖热气球”项目,让游客在高空俯瞰碧波群山,红色国旗随风飘扬,切身感受“山河壮丽”的家国之美。
若说山水是三明的底色,那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便是双节最浓的烟火气,从舌尖美味到视听盛宴,全方位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明溪县侨乡葡萄酒文化小镇,以“侨韵酒香共话明溪——欧洲红酒与侨乡的浪漫邂逅”为主题,打造假日热门打卡地。侨胞与游客围坐一堂,共品美酒、共话乡情;同步开展的“八闽乐购、畅购欧品”活动,汇集欧洲进口商品与本地特色农产品,有效释放节日消费潜力。
音乐与美食的碰撞,同样为双节添彩。尤溪县第五届“洋中草根音乐汇”、三元区“元声在线”演出轮番登场,广场上的舞台没有专业明星,却聚集了最真诚的声音。游客们一边听歌,一边品尝洋中光饼、尤溪肉光饼等地道美食,在烟火气中享受惬意时光。麒麟音舞诗会上,演员以轻盈舞姿勾勒三明山水的灵秀,深情歌唱美好明天;沙县古街电子管风琴音乐会让琴声伴古街风情,更添文化韵味。
泰宁县的十里金溪夜游项目亮点纷呈,以5公里金溪为轴线,串联起击鼓鸣志、两宋鼎盛状元情、梅林古戏、傩舞狂歌等九大场景。借助声光电技术、水幕投影与真人演绎,游客乘坐“画舫竹筏”穿梭其间,50分钟的航程里沉浸式“触摸”古城文脉。此外,大金湖游船上的“泰开森”魔术+脱口秀演出首秀即火,让游船变身“移动的欢乐剧场”。
非遗焕彩:创新互动活文脉,技艺传承增底蕴
非遗是三明的文化根脉,这个双节,三明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通过创新体验,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假日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因知名演员宋轶身着畲族凤凰装拍摄的影像走红后,假日里推出的“凤凰公主驾到”旅拍服务备受青睐。景区准备了绣工精美的畲族凤凰装与特色头饰,专业摄影师带领游客在畲寨、“小布达拉宫”等标志性建筑前取景,定格美好瞬间。
大田县以“茶香龙舞”为双节增色,将国家级非遗“大田板灯龙”引入景区,数十节装有灯笼的木板连成灯龙,游客与村民一同手持灯龙游街、迎花灯。同时,朱子家礼展示与中秋“祭月礼”体验活动同步开展,工作人员身着传统服饰,演示冠礼、婚礼、祭礼等礼仪流程,游客跟着工作人员感受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建宁县的“白莲通心”技艺展示同样吸睛,工作人员指尖轻捻、镊子巧拨,熟练取出莲子莲心,引得游客纷纷上前尝试。此外,三元、沙县、泰宁等地推出的一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活动,涵盖宫廷金银器制作、古琴制作、沙县小吃品鉴、擂茶制作等20余个项目,游客跟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技艺,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双节假日里的热闹与精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谋划,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协同发力,更离不开每一位游客的青睐与参与。守护好红色根脉、擦亮绿色底色、传承好文化基因,三明正把山水之美、人文之韵揉进更多日常,让“如画三明”不仅是假日里的诗与远方,更能成为常念常想、常来常新的牵挂,让更多人在这片土地上,遇见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