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由中国茶叶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十五五”茶学学科发展暨“三茶”统筹推进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举办。来自全国42家高校、科研院所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茶产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也是文化产业。近几年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在致辞中指出,要破解我国茶产业在学科设置滞后、智能化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平台不足等难题,依靠传统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茶叶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技术动力、提供新的要素动能、夯实新的产业支撑。
会上,茶学各领域领衔专家围绕茶树生物组学、茶树种质资源、茶叶加工学等覆盖全产业链的12个学科领域开展专题报告,其中茶文化领域首次列入学科领域之一参与研讨。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干货”多,充分展现了茶学学科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各类成果和进展。
此外,专家学者们还就“十五五”期间茶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各抒己见,通过学术交流与争鸣来激发思想的碰撞,提出良好建议,明晰“十五五”发展重点。与会者认为,“十五五”茶叶科技发展应注重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强化新兴学科建设;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不断提升种业创新的能力;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高效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四是坚持健康为要,深化茶产品营养健康的研发;五是坚持节本增效,推进数字茶业建设。
主办方中国茶叶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以前瞻性视野谋划“十五五”学科发展方向,为“三茶”统筹的深度推进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学会将持续开展茶学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产业技术问题征集,发布茶学学科发展报告等,不断强化学术引领,助推茶学学科与茶叶科技进步。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