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5日,“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大家谈活动之“00后”文艺青苗专场座谈会在福建福州举办。不论是“含青量”还是“含金量”,这场座谈会都满满当当。
会上,14位不同艺术门类的“00后”文艺青年紧扣“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创作认识,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发表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网络作家季越人创作有《玄鉴仙族》等作品。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福建本地人,他坦言“闽派”文艺基因已融入血脉,“我们更熟悉家乡的山水风貌与人文故事,也更有能力讲好福建故事。”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温颖妍认为,当下,泛娱乐化、碎片化的文本占据了人们大量时间,而纯文学作品因蕴含深刻思想、存在一定阅读门槛,时常被人拒之门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尊重读者、倾听读者,让‘心里有读者、笔下有读者’成为创作的自觉。”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爱上京剧,考入福建京剧院后,才真正明白‘艺术’不只是台上的水袖翻飞、唱腔婉转,更是与时代同频的责任。”福建京剧院青年演员腾皖鲁在分享时表示,作为“00后”青年演员,应把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融入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大局中,“‘闽派京剧’佳作,永远要从福建的土地上汲取养分,从人民的故事里提炼精华,真正做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评话演员于筱桐则分享了评话创作的心得:“评话的味道在于生动有趣,要把书中人带到观众面前。”她表示,自己常去社区听邻里唠嗑、到街头巷尾观察市井百态,将老百姓身边人、身边事搬上讲台,才是评话最实在的“传递力量”。
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东河对大家的精彩发言给予高度肯定。“希望广大文艺青年全面聚焦省委打造‘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闽派’文艺高质量发展这个大格局,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他表示,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养德与修艺的关系,“希望大家能认识文联这个家、记住文联这个家,常回家看看。”(王礼林 图片由福建文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