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洛神花
●宁化记者站 雷露微 陈玉婕 通讯员 邓宣唐 文/图
初秋,福建省宁化县淮土镇大王村的田野里洛神花迎风摇曳,宛如一颗颗红宝石点缀其间。“这片地,以前荒得能长半人高的草,看着都心疼。种上洛神花,看着都开心。”村民王金城说。
大王村地处山区,部分地块因青壮年外出务工、耕种条件有限等原因,逐渐沦为撂荒地。
去年,市发改委派张帆驻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土地,他和村“两委”班子多次走访农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敲定了“村集体统筹+土地流转+统一种植”的发展思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村里将41亩长期无人耕种的闲田集中起来种植洛神花,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逐渐改变以往“各自为战、土地闲置”的局面。
从清理杂草到平整地块,村干部带头上阵,村民们也主动参与,短短一个月,撂荒地就旧貌换新颜,为洛神花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集体引进优质洛神花品种,镇农技人员经常进村指导种植。目前,基地已带动14名村民长期务工,人均月收入超过1000元。
“成熟的洛神花要及时采摘,高峰期我们会临时雇佣更多村民,按斤计酬,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挣上百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文说,仅今年上半年,基地就为村民发放务工工资近2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看到村集体种洛神花能挣钱,我们也动了心。村干部不仅给我们提供种子,销路也帮着联系,根本不用愁。”村民王旺伙去年跟着种了5亩洛神花,年底一算账,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今年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亩。
在村集体的带动下,目前大王村及周边农户自发种植洛神花200余亩,形成了“村集体基地+散户种植”的发展模式。而村集体与收购商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承诺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我们计划引进洛神花深加工设备,把鲜花制成花茶、果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村民能挣更多钱。”王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