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检察干警开展反诈骗主题讲座。
开学季,随着学生返校、新生入学,诈骗分子也将目光聚焦涉学群体,各类“冒充学校收费”“虚假入学指标”等骗局频发。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检察院在依法严惩诈骗犯罪的同时,始终将“预防教育”贯穿全程,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校园及家庭反诈防线。
农村涉学家庭是反诈宣传的薄弱环节。为消除这一盲区,荔城区人民检察院将宣传阵地“搬”到村民家门口。
“诈骗分子总是利用大家关心孩子、怕耽误孩子学习的心理,编造各种理由诱导你们转账,一定要打电话和老师确认!”在西天尾镇北大村的便民广场、村口集市等人员密集区域,检察干警围绕“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收取赞助费”“虚假入学指标”“课后辅导缴费诈骗”等高频涉学骗局,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逐一戳破诈骗伎俩。
此外,检察干警还向过往村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并特意标注报警电话、维权途径等,便于家长查阅。
开学前夕,一起诈骗案件庭审在荔城区人民法院进行,旁听席上坐着多名学生。审判庭变法治课堂,学生们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掌握识别诈骗话术的技巧。
庭审后,学生们表示,这种“以案释法”的沉浸式教育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可感,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识别诈骗的实用技巧,更在心中种下“遵法守法、警惕诈骗”的种子,为青少年筑牢反诈思想防线。
暑期是青少年脱离校园监管、易遭遇诈骗的关键时期。今年暑期,荔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托夏令营、大学生交流会等平台开展“电信诈骗的识别与防范”主题普法活动,提升青少年反诈意识。
活动中,检察官摒弃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以校园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从“学生因刷单兼职被诈骗2000元”到“大学生轻信‘客服退款’泄露银行卡信息”,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引发学生们的共鸣。在互动环节,检察官们还设计了“反诈情境模拟”游戏,让学生们扮演“被骗子诱导转账”的角色,通过“如何拒绝对方要求”“如何向家长、老师求助”等实战演练,掌握应对诈骗的关键步骤。
进入新学期,荔城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通过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多种形式,开展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反诈宣传活动,把反诈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以司法之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媒体记者 陈丽明
通讯员 方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