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李清华) 近日,自然资源部东南丘陵土地整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闽侯县白沙镇林柄村设立“新垦耕地绿肥快速培肥技术监测点”。该监测点将通过系统性监测,为新垦贫瘠土壤的快速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新垦耕地立地条件不佳、耕地质量低下的问题,该监测点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常年种植冬、夏两季绿肥作物。夏季主要种植卷毛豇豆、圆叶决明、印度豇豆等;冬季则选用肥田萝卜、苕子、油菜等。监测内容涵盖土壤有机质、pH值、结构及微生物等多个指标。
据悉,自然资源部东南丘陵土地整治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1年由福建省耕保中心牵头成立,由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及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021年纳入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序列。此次启动的新垦耕地绿肥快速培肥技术监测项目,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负责实施,有望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