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自2015年8月30日获批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保持8.4%、13.1%、8.4%的年均增速;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3300亿元,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第8位……一份份亮眼成绩,是福州新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9月1日上午,福建福州召开福州新区设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福州新区成立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创新经验。
在区域开发方面,福州新区成立十年来,持续推进规划区域范围内的马尾、仓山、元洪、江阴等功能区建设,并以直管区为开发重点,累计实施了550项、总投资近5000亿元的重大项目:强化基础设施投入,累计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14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加快产业项目落地,累计落地建设重大产业项目262个,总投资2330亿元;注重民生事业建设,累计实施社会事业项目74个,总投资570亿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十年来,福州新区锚定“三区一门户一基地”战略定位,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领跑全省,构建了“天上三朵云、中间两中心、地上两条路”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新基建规模占全省50%以上,智算运营规模达2585P,位居全国前列;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粮储食品、医药健康、文旅等六大新兴产业,加速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科创能力稳步提升,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累计服务1000多家企业、超14000台设备“上云上平台”。
在招商引资方面成果丰硕。今年以来,新区直管区生成招商项目178项,预计总投资额784.64亿元。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战略新兴产业,成功引进兴航重工、驭势科技、巨龙智泳、LGC表涂产线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特别是在AI算力领域取得突破,福州城投算力一期、综保区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一期)、软通动力东南总部等项目加速转化。
在民生福祉方面,宜居宜业品质不断升级。教育方面,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福州三中滨海校区等优质学校相继开办招生;建好新区大学城,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等院校相继落地。生态方面,闽江河口湿地等保护修复工程成效显著,推动修复沙滩15.3公顷、滨海湿地超140公顷。文旅方面,科学布局,构建“三片一带”文旅生态圈,北部传承“海丝文化”,依托郑和下西洋启航地,打造沉浸式演艺城、水街文化区、海洋公园;中部依托东湖湿地和高尔夫资源,发展运动游乐和康养休闲;南部以下沙为核心,融合乡村美学和创客文化,建设滨海度假小镇。
在对台合作方面,福州新区设立十年来,持续深耕产业合作,引进福州恒美偏光片、福州新博研桥医药科技等优质涉台项目落地,大力扶持新密机电、光隆精密等台资企业加快发展;不断畅通对台互联互通,长乐机场已有桃园、松山、高雄3条直飞航线,去年对台旅客吞吐量超20万人次,明年机场二期通航后力争开通更多直飞航线;设立福州新区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站等“一站两室”、台胞台企服务专窗;积极探索政策创新,汇总编制《台湾人才政策汇编》,出台《福州新区两岸融合社区租赁住房受理实施细则(试行)》。
在对外开放方面,福州新区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综合交通门户枢纽功能持续提升,长乐国际机场成功升级为区域枢纽及超大型机场,累计开通130条国内外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松下、江阴、闽江口内三大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8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总吞吐量近1.8亿吨;先后开通了中欧、中老、中亚班列。“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全面开展,依托中印尼“两国双园”,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累计形成双边合作项目72个,总投资超930亿元。
“这是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的十年;这是改革开放活力迸发的十年;这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十年;这是两岸融合纵深推进的十年;这是生态底色愈加亮丽的十年。”福州新区管委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长乐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帆表示,“我们坚信,福州新区必将在新的十年征程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谱写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的新篇章!”(王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