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驻厦某部队官兵进行刺杀操演示。(通讯员 夏海滨 摄)
本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 张兆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6日,厦门市同安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进驻厦某部队开展“军事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面对面交流,凝聚军地合力,为全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与军民融合发展筑牢根基,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决策部署。
沉浸式体验拉近距离 军地共筑国防共识
营区内,刺杀操演示现场气势如虹,官兵们动作刚劲利落,尽显过硬军事素养与战斗作风。在武器装备展示区,部队讲解员围绕装备性能参数、实战应用场景等内容细致讲解,相关领导不时驻足询问,深入了解国防力量建设的最新成果。
交流环节中,大家关切询问部队建设历程、日常训练强度及官兵生活保障情况,对部队长期以来守护驻地安全、支持地方发展的贡献,以及官兵展现的忠诚底色与昂扬士气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将始终传承拥政爱民光荣传统,苦练打赢本领,主动融入厦门发展大局。”该部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与地方携手,共同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次“军事日”活动,旨在推动地方领导补足“国防课”,搭起军地沟通“连心桥”,为后续深化合作、共筑国防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多维活动+阵地扩容 国防教育“活”起来
随着同安区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正式启动,一套“1+2+3+4”立体化教育矩阵同步落地,包含1项大型主题展演、2项干部“军事课”、3项主题宣传教育、4项群众性文艺文化活动,让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多元互动”。
阵地建设同样“加码”。同安区在原有同安葫芦山烈士陵园、苏颂故居芦山堂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上,新增中共闽粤赣边区厦门市委机关旧址革命活动陈列室、竹坝归侨史迹馆、73051部队53分队3个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挖掘“水师提督摇篮”“红色革命摇篮”的国防教育价值。
如今,同安文史宣讲团进书店讲国防史话、乡村讲师团进社区重温红色记忆、老兵宣讲团进校园分享军旅故事,多样化活动遍布城乡,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理念融入日常。
链接
聚焦革命老区 传承红色记忆
同安是全国159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也是福建省最早的革命老区县,有26个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年来,该区通过“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行动”,引进专业社工机构结对帮扶老区村,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
昨日,“记忆银城烽火传承红色基因”同安革命老区系列展览在同安区文化馆开展。展览通过“烽火岁月”“热土基石”“同安英雄”“薪火相传”“童心礼赞”五大板块,以图文、实物、青少年主题作品等形式,立体呈现同安革命历史,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全民国防教育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整合军地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同安区武装部部长洪利华表示,将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国防教育新模式,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持续营造“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凝聚同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