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特派“种”下甜日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焦点图 > 正文

科特派“种”下甜日子

来源:福建日报2025-08-13 12:51

  见习记者 王玥明 通讯员 陈颖 张行健 文/图

科特派“种”下甜日子

仁山村村民在采摘葡萄。

  近日,记者走进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路两旁的葡萄大棚连成一片。大棚内藤蔓交缠,绿叶间缀着一串串饱满的紫红葡萄。

  “这串阳光玫瑰硬度刚好,耐运输,可以摘下来装箱了。”种植户傅秋华踮脚够上高处的葡萄,左手虚拢果串,右手的剪刀“咔嚓”一声铰断果柄,而后轻轻放入筐中。他和家人种了近10亩葡萄,“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轮番成熟,一茬接一茬地忙。出了大棚,空地上装满葡萄的竹筐码得整整齐齐,等着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

  不远处,种植大户何沛华的果园同样忙碌。80亩葡萄已进入收获季,十几名村民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流水线作业赶订单。“一亩能收2000多斤葡萄,刨去成本,每亩能赚将近1万元。”蹲在地上清点完刚摘的葡萄后,何沛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而今,仁山村已经成为闽北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据介绍,仁山村葡萄产业能成气候,离不开谢福鑫这名“开路人”。2003年,作为福建省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他考察仁山村时发现这里地势平、土壤肥、光照足、水质好,特别适合种葡萄,便引导村里党员干部带头试种74亩巨峰葡萄,次年便迎来丰收,每亩收入超4000元。从此,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种起了葡萄。“仁山葡萄”的名气渐渐传开——2017年亮相厦门金砖会晤,2019年又挂上“武夷山水”区域品牌。

  仁山葡萄不愁卖,还多亏科特派带动村里早谋划。2006年,在谢福鑫科特派服务团队的帮扶下,仁山村的种植户联合成立“建阳区山溪葡萄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时间喷药管护、统一销售鲜果、统一使用“仁山牌”商标。不光葡萄长得更好了,还解决了农资贵、销售难等问题。

  如今,仁山村的葡萄藤已爬向周边3个乡镇17个行政村,形成3200余亩葡萄产业带,年产鲜食葡萄近5000吨,年产值达3500多万元,让402户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我们仁山村目前有1200多亩葡萄,85%的村民靠葡萄吃饭,年产值超过1300万元。”仁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贻辉一边领着记者在村里转,一边介绍,接下来,仁山村将依托“葡萄发展党建联合体”,推进仁山科特派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十里山溪葡萄沟高品质党建带”。“往后游客来村里,可以摘葡萄、采橘柚,还能赏建盏、品好茶,大伙的日子一定更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