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青春创意遇见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
将碰撞出怎样的乡村新图景?
7月14日至23日,“青春桐木”茶村农家创意设计大学生暑期工作营将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星村镇桐木村启动。58名来自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设计专业师生,将驻村为当地茶农院落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本次活动作为南平市深化“到南平去,助乡村兴”计划的重要举措,工作营特别邀请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领衔指导,多位教师为入选学生提供系统培训,深入解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要求与传统村落更新设计规范。
坐落在武夷山国家公园里的桐木村(蒋文华 摄)
据主办方介绍,工作营创新采用“一户一设计师一服务组”模式:每名大学生将独立负责三港、江墩、庙湾、七里四个区块中1户茶农院落的改造设计,同时配备由星村镇、桐木村干部组成的在地支持小组。设计任务要求兼顾武夷山国家公园风貌管控、世界红茶发源地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功能提升,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有机统一。
除设计实践外,工作营还策划了多维文化体验。参与者将在“非遗奇妙夜”亲手体验传统技艺,通过茶文化研习感悟朱子理学精髓,并在“青春音乐会”中开展跨校交流。优秀设计方案将经由村民代表与专家团队联合评审,入选学生可获得官方实践认证证书,成果有望落地实施。结营仪式上将同步成立“青春桐木”高校乡建联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桐木古王坑生态茶园(刘达友 摄)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正山小种红茶产地及初制厂(李元魁摄)
“我们期待青年设计师用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村落,”共青团南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青年学子实践锻炼的平台,更是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的重要契机。”
桐木村简介
星村镇桐木村,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行政村,地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与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的核心区,背靠“东南屋脊”的武夷山脉黄岗山,闽赣古道贯穿其间,亦是武夷山九曲溪发源地,于1979年被划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坐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未受污染的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具有优异的自然生态、文化特色、产业基础。
自然资源:面积约206.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87平方千米,山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96.8%。其中,生态公益林27.5万亩,经济林4.6万亩,竹林3.75万亩(人均20亩)。辖区内有龙川大峡谷、青龙大瀑布、华东第一漂(大峡谷河流)、国家公园科技宣教馆、桐木关古茶道、先锋岭断裂带观景台等景观景点。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短尾猕猴、黄腹角雉、黑麂,金斑喙凤蝶、崇安雌蟾、挂墩鸦雀、娃娃鱼、穿山甲、五步蛇等动物;红豆杉、香榧、铁杉、中华盆距兰等植物。
在桐木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野生藏酋猴随处可见 (林李冰摄)
金斑喙凤蝶 (廖智宇 摄)
人文历史:桐木村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发源地,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其中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十八世纪初,正山小种红茶以其独特的高山韵味和制作工艺被英国传教士带回欧洲,成为了西欧皇室和上层社会视为珍宝的健康饮品。
主导产业:红茶产业是桐木村主导产业。茶园面积8000多亩,“正山小种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获国家标志证明商标,拥有“正山堂”“骏德”“山尔堂”等正山小种红茶品牌。目前本村境内有企业65家,专业合作社、互助组、家庭农场等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