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人智慧”日用而不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闽人智慧”日用而不觉

来源:海峡通讯2024-12-30 16:46

  编者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

  “闽人智慧”是八闽大地在历史长期演进、人们辛勤奉献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形成的闪光思想、革命贡献、先进发明、精湛技艺、非凡创造。它既纵贯着八闽大地演绎的历史沧桑,又融入了当代福建浓郁的人间烟火,是多元、深厚、交融的福建特色文化形态具体生动的呈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我省自2022年初起创新实施“闽人智慧”主题传播计划,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2月16日,福建省委机关刊《海峡通讯》再次围绕“闽人智慧”主题传播计划,约请专家撰文,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未来施策层面,总结提炼“闽人智慧”传播的轨迹和特征,全景展现福建新形象中的“闽人智慧”,坚定八闽儿女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海峡通讯》2024年第24期 | 12月下 “聚焦”

  福建新形象中的“闽人智慧”

  在“闽人智慧”里读懂福建

  /刘辉

  漫谈“闽人智慧”的文化根基

  /陈晓明

  关于“闽人智慧”话题的三点感想

  /葛兆光

  “闽人智慧” 为福建塑像

  /范荣生

  “闽人智慧”日用而不觉

  /李艳

  久久为功 推动“闽人智慧”走深走远

  /廖燕源魏喆铭

  “闽人智慧”日用而不觉

  文|李艳

莆田东峤盐场的女工们用耙子将析沉在结晶池底的盐扒成一堆。(王福平 摄)

  今年10月底,备受瞩目的“闽人智慧”主题宣传活动社区行第二站,在福州于山社区鳌峰坊科普广场拉开序幕。如果你刚好在附近,就能看到现场热闹无比的情景——海洋文化主题宣传、“智慧海都”APP海洋文化AI体验、非遗软木画、非遗中医按摩术、“闽人智慧”文化问答互动等轮番上演,甚是精彩。全场最“嗨”处,当数“闽人智慧”文化墙前一场关于福建的知识问答。比赛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参加。大家每听到一个问题,都高高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抢答,热情与兴奋溢于言表。

  这样的情形,发生在“闽人智慧”传播项目开展30个月之际,令人欣喜,但并不意外。因为“闽人智慧”的深入人心,“闽人智慧”的日用而不觉,意料之中,正合期待。

  “闽人智慧”走向线下,走进基层,在省内外形成影响力

  将时光倒数到30个月前——2022年4月,福建省委宣传部启动“闽人智慧”传播项目。这一主题传播项目用贴近时代生活的方式讲述“闽人智慧”故事,视角新、切口小,做到读者群体的全覆盖,青少年也能看得懂、喜欢看。项目利用新媒体平台,在省内、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0个月后的今天,当我们再谈起“闽人智慧”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千百年来,福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形成了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这些,我们将其统称为‘闽人智慧’。”

  “闽人智慧”的概念朗朗上口,早已深入人心,而“闽人智慧”传播项目更是从最初的线上传播产品,走向线下,走进基层,在省内外形成影响力。

  去年6月,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福建馆以“闽人智慧”主题亮相,立体化、全方位呈现了“闽人智慧”的丰富内涵和福建文化的传承创新,一时间“圈粉”无数。

  今年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闽人智慧”分享会在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城船政书局举行。书局内,“闽人智慧”创作团队、系列丛书出版单位、读者、专家等多位代表畅谈心得;书局外,龙岩雕版印刷、寿山石拓印、柘荣剪纸、永春制香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吸引群众沉浸式参与体验。

  今年9月,2024年“闽人智慧”主题宣传校园行首场活动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拉开帷幕。该主题活动以各地高校为新的载体,推动“闽人智慧”文化IP贴近年轻一代,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闽人智慧”主题传播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闽人智慧”

  30个月来,“闽人智慧”传播项目形成品牌效应,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升级拓展。

  一个问题油然而生:当我们谈论“闽人智慧”的时候,我们究竟谈的是什么?谈的是千百年来福建人践行的“知”与“行”,那些闪光的思想、革命的贡献、先进的发明、精湛的技艺、非凡的创造,还是这一主题传播项目,那一篇篇精心制作的采编产品、一场场精心组织的主题活动?

  我想,既是前者,也是后者。因为“闽人智慧”传播项目,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闽人智慧”。

  “闽人智慧”日用而不觉,经年累月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

  如“你不知道的福建”中的北宋年间修建而成的木兰陂,作为我国沿海拒咸蓄淡的代表工程,经历千年风雨,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如“非遗里的闽人智慧”介绍过的莆田海盐晒制技艺,古老工艺代代相传已有千年。海盐场还融合文旅发展,成为“全国摄影创作基地”“福建省旅游观光工厂”。

  如“闽人新智”中的福州福道,将休闲慢行系统和谐融入了城市肌理,将山、水、人、城融为一体,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闽人智慧”传播项目也实实在在从线上走到线下,因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不仅为外界揭开了福建的神秘面纱,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人们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润化成激励福建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

  在“闽人智慧”里,大家读懂了不一样的福建,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福建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制作历史,如武夷山的大红袍、安溪的铁观音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茶。“你不知道的福建”推出茶文化系列,展示福建名茶与悠久茶文化,进一步提升福建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福建还有着丰富的非遗技艺,如此炫目多彩,如此精湛奇特。随着“非遗里的闽人智慧”的传播推广,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奔向福州三坊七巷、泉州蟳埔、漳州土楼,福建文旅热度指数直线上升。人们在街巷内寻觅林则徐与沈葆桢的历史往事;在簪花围里体味闽南女子的风采;在土楼中领悟“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在“闽人新智”里,人们看到了福建在新时代科技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从超级工程到特色建筑,从新技术、新智慧主体到社会治理、改革举措,不仅提升了福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改变。当你看到马路上一辆辆奔跑着的新能源电车,一定会想起宁德时代,它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在带给人们巨大生活便利与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将福建企业的名声在全球打响;当你穿越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去欣赏美丽的海景时,一定会感叹福建人的智慧与勇气,让天堑变通途,建成了世界建设难度最大的桥,完成这项了不起的“超级工程”。

10月23日,2024年“闽人智慧"主题宣传活动社区行第二站在福州于山社区鳌峰坊科普广场举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俞兴鑫摄)

  “闽人智慧”传播项目,弘扬了“闽人智慧”,凝聚了人心力量,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人们更加坚定了敢闯敢拼的精神,勇于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创新和突破。这种精神不仅推动了福建的发展进步,更为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奋进文化强省的新征程上,福建又融入海洋文化、“福”文化等文化标识,挖掘“闽人智慧”内涵,梳理“闽人智慧”脉络,以激发更多的创造热情、创新情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30个月,是阶段性的节点,更是新进程的起点。随着“闽人智慧”的日用而不觉,主题传播项目还将进一步继续与深化,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继续展示福建这片土地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精彩故事,更加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闽人智慧”将继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福建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尔滨”雪人迎八方来客

  • 地毯小镇赶制订单生产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