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来源:新华网2024-08-26 08:52

  新华社福州8月25日电 题: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江时强、邰晓安、吴剑锋

  泉州,枕山襟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马可·波罗笔下盛赞的东方大港。六胜塔下、洛阳桥边,红艳如火的刺桐繁花与泉州港往来穿梭的高樯大舶交相辉映,造就了泉州“刺桐城”的美名,泉州港也由此得名“刺桐港”。

  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海上商贸中心,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这里“邂逅”,缔结出东西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景观,也积淀了刺桐城多元包容、爱拼敢赢的文化底色。

  这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世遗之城”,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历史走向未来,文脉绵长、生生不息。

  多元共融

  初秋,九日山依旧草木葱茏,摩崖石刻掩映于苍翠之中,如同历史的低语,讲述着老城的过往。

  “泉州的开发始自周秦,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大批涌入,为这里厚植中原文化底色。”泉州南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何春燕介绍,古时晋人将怀乡之情寄于山水,如今的泉州才有了九日山、晋江、洛阳江等具有中原特色的地名。

  图为位于泉州南安的九日山祈风石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宋为伟 摄

  地处东南一隅,西有戴云、武夷等山脉阻挡,东有三湾十二港及太平洋季风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的泉州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大海。

  唐代以来,泉州儒商并重、大兴海贸。至宋元时期,刺桐港已与约100个国家通商贸易,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向西承接中原文脉、向东与海共生共荣,泉州正是刻印着古老海上丝绸之路记忆的“活化石”。“这座城市以包容友善的心态接纳了不同肤色、语言和宗教的外来族群,形成了绚丽多彩、和谐共处的文化多样性城市景观。”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谢朝武说。

  漫步于洛阳桥上,潮起潮落间,仿佛一脚踏过千年。

  图为泉州洛阳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因进出口运输繁忙,为拓展港口腹地、畅通交通,宋元时期,泉州掀起修桥热潮,跻身中国古代四大名桥的洛阳桥便建于此时。如今的泉州,坐拥世界遗产1个(遗产点2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44处、世界级非遗6项、国家级非遗36项。像洛阳桥这样的“海丝史迹”比比皆是。

  历经1300多年风雨的开元寺,是许多游客到泉州旅游的第一站。寺中大雄宝殿内,二十四尊“飞天乐伎”藏身斗拱之间,其造型集佛教妙音鸟、基督教天使、敦煌飞天于一身,既杂糅又和谐。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共融,是泉州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景观。

  行走在泉州的港口码头、街巷村落,仿佛打开一扇扇“任意门”,产生时空、地域的交错感:千米长的涂门街上,府文庙、清净寺、关帝庙比邻而居;古村老巷里,“皇宫起”的官式大厝、南洋风的番仔楼、海蛎壳为建材的蚵壳厝星罗棋布;市井乡间,闽越遗风拍胸舞、奇而不俗的惠女服饰、“行走的花园”簪花围等独特民俗传承至今……

  “多元包容的文化基因融入泉州的城市肌理,与丝路精神一脉相传,至今闪耀着融合之美。”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说,泉州因此也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等美誉。

  爱拼敢赢

  “闽南民众常说,‘爱拼才会赢’。”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讲到:“这其中蕴含着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漫步泉州,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旋律时常响起。

  泉州市丰泽区真武庙前,一方巨石拱出地面、宛如龟背,上方石碑篆刻的“吞海”两个大字,彰显了泉州人征服大海的豪情。

  图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的真武庙。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衣冠南渡,让这片土地染上了农耕文明的底色;向海图强,赋予了泉州人爱拼敢赢的勇气。至今,“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赢笑笑”仍是泉州人的信条。

  曾几何时,晋江还是一个为温饱犯愁的农业穷县。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无数晋江“泥腿子”“洗脚上岸”,靠着“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的劲头,拼出一个“民办特区”,创造出“晋江经验”,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

  知名体育品牌安踏是其中的代表。从30多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到踏上自创品牌之路,在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中,安踏勇立潮头、不断突破,发展为全国领先的运动品牌。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赖世贤说:“敢于冒险、爱拼敢赢是泉商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尽管会遭遇起伏和挫折,但少有人轻言放弃。”

  工人在晋江市安踏集团总部运动鞋生产工厂里忙碌。新华社记者 周义摄

  晋江的鞋服、南安的水暖、安溪的光电、惠安的石雕……让泉州崛起成为全国知名的产业基地。如今,泉州市共培育出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15家,市场经营主体超152万家。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22万亿元,成为我国著名的“品牌之都”。

  “站如东西塔、卧似洛阳桥。”作为泉州的重要地标,两塔一桥历经千百年风雨,挺拔如初,已成为泉州人的精神图腾,象征着泉州人坚定不移的意志品格,也彰显着这座城市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

  半城烟火

  飞霞映红,华灯初上。中山路上,灯光勾勒下的二层骑楼,好似游龙蜿蜒。“古早”的招牌下,四果汤、石花膏、手工麻糍、牛肉羹等小吃店宾客盈门。

  中山路贯穿泉州古城南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串起周边众多背街小巷,令游客心向往之。“这里既有闽南建筑的古朴美丽、地方小吃的特色风味,也有寻常生活的浓浓烟火气。”游客苏见欣说,在原汁原味的街巷里慢行,感受最本真的当地生活,是泉州古城最让她着迷的地方。

  图为泉州中山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泉州的悠悠古韵开始广为人知。2023年,泉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652.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泉州的遗产是鲜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泉州文旅集团宣讲队队长颜静怡说,作为“活着”的古城,古老的建筑、艺术、风味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在泉州相得益彰,碰撞出无穷魅力。

  为了守护好“半城烟火”,留住浓浓“乡愁”,近年来,泉州市坚持以“微改造”提升古城,不搞大拆大建,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出台《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泉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条例》等,用法治之手为城市护航。

  泉州湾入海口的蟳埔渔村,人头攒动。作为蟳埔女传统装饰的“簪花围”火爆“出圈”,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渔村的街巷,村内四处可见簪了满头鲜花、欢声笑语的游客。

  头戴簪花的游客在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码头边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魏培全 摄

  薪火相传的非遗“木偶戏”也是一票难求,“先订戏票,再订机票”成为许多人游玩泉州的攻略宝典。“游客在太阳底下排队3小时,就是为了看一场我们的木偶戏。”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兴盛彰显文化自信、助力文化传承。

  “如今的泉州古城,正成为文化大秀场。”泉州市鲤城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菲表示,“身边的世遗”激发了泉州老百姓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深耕本土文创设计,让更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重获新生”。

  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音乐活化石”,悠扬婉转的南音一度式微,只能成为流行歌曲中的一段“戏腔”点缀。

  “南音曾是深宅大院的雅乐,传承至今是系统而丰富的音乐体系。我们通过钻研创作,加入伴奏、灯光、音响等元素,让南音适应现代传播。”泉州点水南乐乐团成员蔡凯东说,近年来他们乐团先后到上海、伦敦等国内外城市演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喜欢这一古老戏曲剧种。

  因多元而多彩、因传承而时尚、因烟火而迷人的刺桐城,正以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契机,迈入新的航程。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梦想,飞越了大山

  •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成功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