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建省用海用地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福建省用海用地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来源:福建日报2024-08-13 14:46

  重点服务的50个重大项目,已保障46个;200个重中之重项目,已落实用地用海保障149个;508个国债项目,完成保障372个。

  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4.47万亩,其中批准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1.8万亩,交通运输、公共管理、水域及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用地2.5万亩。

  全省共审核审批用海项目30多个,用海面积3万多亩。

  上半年,福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以充分有效的要素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全省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巩固和增强了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服务民生更加有力有效,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

  靠前服务

  助推重大项目提速增效

  截至7月底,国道G228涉及福州、厦门、漳州三个设区市境内用地已全部完成审查审批,要素保障取得阶段性进展,为这一省重点项目实现“十四五”末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召开6次国道G228项目用地专项推进会,组建专业小分队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2023年以来,46个国道G228项目纳入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申请使用国家计划指标予以保障。对未纳入清单保障的项目,指导市县用足用好盘活指标和基础指标。”省自然资源厅空间管制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要素保障跟着走,项目才能“大展拳脚”。今年上半年,主动作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省自然资源厅靠前服务,精准靶向施策,多渠道、多方式发力,我省重大项目用海用地获得强力保障。

  今年1月就出台了26条精准保障措施,涵盖强化国土空间支撑、强化管控指标统筹、强化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方面。3月,继续下发通知优化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工作,主动参与重大项目选址选线、优化土地权属审查审核等。

  在省级层面,深化与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等“四共”“四一”“四联合”协调机制,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系统中建立50个上半年重大项目、200个重中之重、508个新增国债等重大项目信息库,组建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与省交通厅合作,推进22个“两通工程”项目用地报批进度;联合省水利厅,强化29个国债水利项目要素保障。今年以来,福州港口后方铁路、国道G228线(纵一线)霞浦段、国道G358线安溪段等5个重大项目用地获国务院批准,总面积0.74万亩。

  厅领导带队深入基层,通过现场办公对接指导,会同地方政府压实责任,协调解决用海报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办公20场,协调解决重大项目用地用海问题196个,有效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用地需求,有力保障地方推进项目建设、改善营商环境。

  上行下效,上下同心。在省自然资源厅的示范带动下,各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不断前移服务关口,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靠拢。仅在泉州,2024年以来,已有5个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复,面积合计约491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拓海而荣

  海洋要素保障能力提升

  近日,在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海上风电场,随着直径130米的巨大叶轮缓缓开始转动,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发电。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投产后,平台风电机组一天可满载发电9.6万千瓦时,满足大约1万个家庭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

  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海域,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把加快经济发展的触角从陆地向海洋延伸”。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我省沿海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紧紧围绕“海上福建”建设部署要求,统筹海域资源开发与保护。

  助力“海上粮仓”建设,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丰富水产品供给。优化用海审批,省自然资源厅推动海域使用权证和养殖证“两证”并发,由地方政府统一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实行“一站式”服务,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压缩办理时限。同时,实行统一送达,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提高发证率,进一步规范养殖用海管理。

  据了解,2024年以来,全省共审批渔港项目12宗、面积900亩;养殖用海51宗、面积15.49万亩。

  聚焦资源优势,激发蓝色经济动能。当前我省提出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正全力以赴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加强用海要素保障力度,今年以来,全省共审核审批用海项目30多个,用海面积3万多亩,有力保障了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工业园)以及多个交通基础设施、渔业基础设施等涉及民生工程的建设需求。目前,福清万融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用海获国务院批复,漳州核电项目、哈纳斯莆田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处于全面建设阶段,漳汕高铁项目、宁德核电二期项目、中石油天然气接收站项目进入“加速跑”。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用海是全国首个集中处置的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我省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的一个标杆之作。

  为尽快完成全省“未批已填”类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今年开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全力推动沿海各市、县集中制定处置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力量组织审查并指导修改。今年4月,我省沿海各市、县制定的“未批已填”类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全部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审查,标志着全省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此外,省自然资源厅把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与用海要素保障紧密结合,加快推进全省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对已完成围填海的项目,立即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和验收,做到项目竣工一个、验收一个。

  据了解,日前,连江可门工业园区粘结剂和宁德市新能源电池材料集散中心工程两个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经实地踏勘、现场复核等,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通过专家组验收。

  “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已组织验收填海项目10宗,验收面积1811亩,有力保障惠安县崇武中心渔港工程、福鼎市火车站站接道路及配套城建填海工程、湄洲岛入岛游客集散广场及道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助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海域海岛处相关负责人说。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蒙山大桥进行静态荷载试验

  • 稳外贸 福建莆田鲍鱼“出海”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