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先昌 周智军 傅心婕 实习生 官梦婷
这个春天,福州掀起了一阵“福语吉言”的文艺风。
著名书法家陈吉自己也没想到,2月3日开展、原定展期一个月的“福语吉言——陈吉书法艺术展”不仅延展至今,还成为众多市民游客的打卡地和30多家单位主题党日活动的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8日,展览参观者达45.2万人次。
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一场书法展成为榕城新春的文化“爆款”?
每个人都能找到喜欢的看点
走入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77号展览馆,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本次展览题写的展名,即让人有“福”文化气象万千之感。
展览分为“福天福地福星照”“福山福水福人居”“福语吉言盛世风”和“福愿福礼福文创”四个章节。“从作品的书写内容、书体的安排,文创品的设计、制作和摆设,以及展厅的布置等,都作了精心筹划准备,参观者在闲庭信步中就能体会到策展人的巧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余端照介绍说。
在“福天福地福星照”中,作者以雅正端妍的隶书、行书,敬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重要阐述以及建设好“有福之州”的相关指示。在“福语吉言盛世风”中,精选了“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福语吉言”进行书法呈现,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受感召和启迪,还收录了朱熹、林则徐等八闽先贤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幸福奋斗以及为民造福的名言警句。
“百福呈祥”图前,市民、游客纷纷打卡留影。作者在两百多种“福”字写法中,取一百种,写成百个“福”字,构成了此处震撼的“百福”阵列。
除了书法自身的创新,展览中还呈现了一系列书法与陶瓷、建盏、紫砂壶、剪纸、茶艺、石雕、软木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跨界融合的文创产品,其创意之巧妙,制作之精美,令人眼前一亮。比如,与台湾青年艺术家林芊劭的大漆漂染作品跨界融合创作的文创产品《五福临门》《五福齐享》,就颇受关注。
“大漆漂染作品肌理天成,余取其意趣,书五福临门于其上,祈祝龙年大吉。”陈吉告诉记者,这样的合作形式比较新颖,是两岸艺术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次新探索。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日前在观展后表示,每一名参观者都可以从展览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看点,形成共鸣。
他评价说,“福”不仅以书法艺术花样呈现,还与非遗项目跨界融合,做出形式多样、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文创产品,让人耳目一新,期待这些产品的产业化。
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也表示,展览突出书法与文创产品结合,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个直观案例,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写“福”送福,带来满满福气
本次展览主题“福语吉言”,不仅是“祝福语、吉祥话”,更有一层“写‘福’送福”的寓意——因为作者既是书法家又是“福”文化研究专家。
据介绍,陈吉擅隶书,师法伊秉绶。
作为清代著名闽籍书法家,伊秉绶为官清廉,察百姓疾苦,办了很多实事,深受民众爱戴,其书法被推崇为“超绝古格,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
陈吉中年后主攻隶书,独钟伊秉绶,其书端严和雅中别具机趣,深得伊书三昧。不少人学习伊秉绶书法,多拘泥于形似。而陈吉能得其蕴藉淳朴之气,得益于作者心性涵养、人生阅历及其对伊秉绶为人、为官、为学、为艺等诸多方面的深刻感悟。
在一个书法展览里,如此集中、多元地展示“福”文化,确实不多见。为了让高雅书斋艺术应时应景地融入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让观众在开春祥和的氛围中感受“福”文化的内涵,陈吉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所有展品创作的形制,均不标榜鸿篇巨制,而是多对联、横幅、斗方等,努力贴近大众生活。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用“微言大义”评价此次展览。“福,本就是百姓所爱、人民心声。展品处处彰显了福建‘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福建人民的享福生活,‘福语吉言’绝非小道。”他说。
数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展览可以看出,作者对“福”文化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踏入,也不是简单的行万里路,而是带着学术的目标真正深入民间,摘得“福”文化之花,多角度呈现“惜福向善”的积极人生态度与生命哲理,突出“幸福奋斗”的核心主题,从而让书法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给人满满的文化正能量。
从天津远道而来的书法爱好者张斌告诉记者,看完这场展览,不仅对书法的章法、笔法、墨法理解上更深一层,对“福”文化也更感兴趣了。
为了避免众多展览“开幕即闭幕”的遗憾,陈吉坚持在展览现场与专家、书友们交流,一同探索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大胆尝试面对公众进行书法美育。18日下午,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他向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机关干部热情讲解书法创作的内涵和精神追求,使人们充分享受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好的书法作品,可以弘扬崇高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美学精神,可以调动人们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陈吉说,希望通过书写时代,“为大家留下满满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