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2024-01-05 09:19

  何为“闽人智慧”?

  2023年,我们一直在寻找着“闽人智慧”的答案。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福建省委宣传部推出的闽人智慧日签栏目,365天,带你寻找闽人智慧的365个答案——

  是古老非遗文化和技艺穿越千百年的绝美吟唱。福建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科技创新。福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发起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建闽台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福建省创新实验室,打造有福建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关,不断激活源头创新活力,“福建造”硬核成果频频出圈。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福建人的“花式”民俗文化。福建素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之说,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靠海谋生、爱拼敢赢的闽南人,文化底蕴深厚的福州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客家人,以及世居福建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新年开春的“开门红”。一元复始万物生,福建文旅市场迅速回暖,特色文旅刷新“福建印象”,绘就文旅崭新画卷。一批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一批批在建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吹响“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深化改革的“蹄疾步稳”。福建重点实施76个重大改革方案,“放管服”、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标杆。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春风吹闽地,处处好风光”的春景图。“生态美”是福建的名片,大好春光的背后是绿色福建的持续建设,套种樱花防止茶园水土流失;打造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草场;植绿六十载,筑牢海岛生态屏障……福建的美丽春景便是这条“绿色之路”上的生动体现。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和而不同,风味独特”的闽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福建这方水土源远流长的历史,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兼顾的基础上,以清鲜醇和的风味特色,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清新福建”的旅游列车。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和丘陵地貌,有山、有水、有海洋,更有中国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清新福建”旅游列车通过一程多站、以站联动的方式,串联福建各地美景及文旅资源,展示八闽大地靓丽的旅游品牌形象。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有着浓郁烟火气息的小吃。徜徉在历史长河中的福建小吃,用独特的魅力诉说着唇齿间百转千回的美味。物华天宝的八闽大地诞生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福建小吃在传承中展示着美食文化的精髓,在技法上彰显着福建人民的智慧。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在文物中对话千年时空。博物馆是研究、保护、传承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福建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曾被授予“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福建不断深化博物馆改革,持续强化文物保护和宣传力度,多举并措实现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大提升。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中国特色小镇。“中国白茶特色小镇”“桃源畲乡特色小镇”“啤酒特色小镇”……福建,这个依山傍水的省份,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人文风情与民居建筑等,已拥有10余个全国级的特色小镇。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各具魅力的浪漫岛屿。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比陆地面积多出12.4%,海岛达2214个,居全国第二。众多海岛景观各异,星罗棋布,共同塑造福建的壮丽海景,其中既有原生态之美,也有文化底蕴的积淀。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动物的多样性。福建野生动植物物种数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已记录昆虫1万多种,记录自然分布鸟类种数约占我国的40%,有脊椎动物约占全国24%。近年来伴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凸显。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特色建筑。福建是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之地,同时兼收并蓄了南洋地区的文化特色,境内存在大量石头厝、红砖厝、土楼等多种特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既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使命,福建省推出的《福建省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是全国首部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地方性法规,自推出以来保护成效显著。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海港工程。福建向海而兴,海洋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成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依托全国第二长的岸线资源,福建向海图强,开发建设了一系列如厦门港、古雷港、秀屿港等独具特色、各显智慧、定位明确的港口工程,助力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活力不断提升。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横跨千年的古桥。福建负山面海,古代群落大多依水而居,早期交通以江河为主,但水路通达的范围有限,且容易受到暴雨等天气限制,因此修桥成了福建人的传统艺能。福建的古桥众多,如在中国现存的110多座古代木拱廊桥中,福建省占70%以上。除此以外,福建古桥的建造技艺也是别具一格,其中不乏世界首创与至今未解的手法。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绿林碧海夏日长”的夏景。向山而行——福建80%的地形为山地,孕育了高山峡谷里的避暑胜地,丰富的负氧离子治愈身处炎夏的身心;向海而逐——夏天仿佛与大海总是挂钩,沿着八闽海岸线不仅可看到“青山绿水”,还可看到“碧海银滩”,晴空万里观水天一色,日暮时分赏橘红云海。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国家级非遗。福建是非遗大省,两千多年的悠悠岁月在八闽大地留下了数不尽的非遗宝藏。截至目前,福建共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一方水土独有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质得以在跨越千年的非遗技艺中尽显。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红色地标。“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将军的摇篮,福建在党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一处处革命遗址,一件件革命文物,它们见证过那些烽火岁月,倾听过那些无私奉献,走过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站在时光的原野上,书写着那些英勇不凡。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体育史上的荣誉勋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份激情和传承。在这里,足球的激情延续了百年,田径运动屡破多项纪录;在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体育英雄,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贡献了力量。“大师故里,围棋名城”、中国举重冠军的“摇篮”、“篮球之乡”……数不清的荣誉勋章闪耀在中国体育的历史长河中。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做好电影,看好电影”。闽派影视,以福建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为灵魂,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为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贡献积极力量。闽派影视不断崭露头角,本省出品票房过亿的作品多达8部,福建联合出品的电影多次斩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华表奖等全国性奖项,并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折桂。福建,用影像述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闪耀在银幕上。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建“工”立业,云程万里。在福建,有一种精神叫作“敢为人先”,这里孕育出无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众多令人瞩目的福建重大工程,展示了福建在科技领域的卓越实力。“十四五”期间,福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向富裕美丽幸福新福建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海上福建的“蓝色邀约”。福建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海洋强省,也是中国近代海洋装备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海洋贸易繁荣,港口吞吐量居全国前列;海洋科技创新,众多深海“国之重器”跻身世界前列;海洋文化深厚,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瑰宝。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3年,福建共有8个乡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这里的山水田园,如诗如画,耕耘的歌声唤醒沉睡的土地;这里的海滨风光,令人陶醉,蓝色的海岸线轻抚细软的沙滩。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奋楫搏浪潮头立。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先行先试,乘风破浪,充分发挥“海丝”核心区的桥头堡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合作,共谋发展。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科技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在福建,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诞生一个个“全国首个”“全国首创”“全国领先”,让科技兴农的大旗高高飘扬在祖国大地上。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闽派文艺。迈入新时代,八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文艺之风如春潮涌动。闽派文艺作品屡获“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等多项殊荣,不少影视盛会在福建落地生根,厦门、平潭和泰宁三大影视基地及20个重点外景拍摄基地,努力打造全国电影的“东南之强”。“闽式”跃升“闽派”,尽显风气之先。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植物的多样性。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屏障。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植被生态质量、生态文明指数均保持全国第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前列,自然分布有植物5550种,其中桫椤、南方红豆杉、茫荡山丹霞兰等130种及变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法治福建。“一槌响,天下知”,新中国第一柄法槌由福建厦门思明区法院设计并第一次敲响。小小法槌,从无到有,既开创我国庭审敲槌先河,更折射出司法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十年来,福建着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法治品牌、法治高地,奋力开创法治福建建设新局面。一项项福建地方法规、规章的出台,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一桩桩“全国率先、全国首创、全国第一”的法治事件,彰显了法治福建建设的丰硕成果。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一瓦一记忆,一厝一故事。福建人称家或屋子为“厝”,每一片瓦砾都藏着一段时光,每一座古厝都有自己的故事,传统风格的福建古厝古居,为我们敞开着一扇扇记忆大门,承载着一代代闽人的坚韧、开朗、沉着和豁达。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我们共同见证的无数个重要时刻。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闽人对节日的思考与感知,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是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的闽人“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

闽人智慧 | 2023,我们一起走过;2024,答案继续书写……

  2023这一年,我们共赏八闽大地的春华秋实,夏蝉冬雪;我们共品福山福水福小吃,唇齿留香诉风味;我们流连“山海画廊、人间福地”,欣赏福建多彩的非遗文化;我们走进绿色福建,感受人与万物生灵和谐共生之美;我们寻找红色地标、触摸红色温度,重温在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我们探索驶向“深蓝”的最新实践,倾听“海上福建”的故事;我们一起聆听乡村振兴的“大地之歌”,见证“科技之花”绽放在希望的田野……

  闽人智慧,或许我们心中早已有个答案,是闪光的思想、是革命的贡献、是先进的发明、是精湛的技艺、是非凡的创造。但步履不停,“闽人智慧”的答案永远都在更新。2024年,我们将继续走在寻找“闽人智慧”答案的路上……

  (王若彬 杨芝浩)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