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莆田:有了“一张图”,服务效率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莆田:有了“一张图”,服务效率高

来源:福建日报2023-11-02 10:39

  10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的杰讯光电有限公司。在公司5G光通信器件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多条生产线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市场回暖,我们5G光通信器件订单充足,眼下正抓紧生产赶订单。”杰讯光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明金告诉记者,5G光通信器件是公司今年新项目,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及时助力,10月30日成功投产。

  原来,由于今年订单充足,杰讯光电决定提前投产5G光通信器件项目,但摆在公司面前的“拦路虎”是——项目用水配套工作尚未完成。10月27日下午,公司外联部门的工作人员登录莆田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及时反映了企业的诉求,并在线上申请企业项目用水报装服务。

  很快,当天下午,莆田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第一时间将杰讯光电公司的诉求信息推送给了莆田市住建局审批科科长方志杰,方志杰马上联系了市自来水公司,要求自来水公司迅速组建用水服务小组,全力助力杰讯光电项目投产。

  10月28日上午一大早,方志杰领着市自来水公司的10多名工作人员来到杰讯光电,迅速投入公司用水设备的安装工作。经过2天奋战,公司5G光通信器件生产项目配套用水设备全部安装完毕,为公司30日成功投产扫清了障碍。

  “对我们来说,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贴近企业实际,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和民众的诉求需求,并迅速解决。”方志杰告诉记者,如今,借助莆田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去年7月,该指挥平台正式上线,将工信、科技、民政、住建等全市部门纳入其中,推行“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在主题教育中,莆田通过“一张图”,一方面开展“我为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献策”线上调研活动,广泛征求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发挥平台在综合指挥、高效调度、部门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登录莆田市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在细分子平台“亲清惠企”下拉的“我的诉求”栏内,记者看到,这里汇聚着来自全市各类企业的诉求——“我们公司要新增一个海带加工生产车间,请问能不能派人过来帮我们解决用地问题”“我们公司今年订单十分充足,但是现金流比较紧张,能否协调商业银行给我们提供较低的信贷利率”……类似这样的信息,不时出现在平台界面。

  莆田市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负责人郑琴告诉记者,平台会第一时间将诉求信息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和负责人,要求限期回复并到企业现场解决。

  记者了解到,为使主题教育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根据莆田“一张图”建立的企业诉求运行机制,对企业反映的咨询类事项、建议类事项和诉求类事项,相关涉企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必须亲自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协助企业在“家门口”解决问题,并分别在3日、5日、10日内办结反馈。此外,通过该平台,莆田市还致力于“云上协同”化解难题,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通过平台公告等方式提前向社会公开、预约登记,接待活动全程开放,问题不筛选、时间不限定。针对企业在发展和转型中的问题,通过平台会商县区、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了解详细情况,解释有关政策,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现场交办任务、明确解决时限。

  “我们通过‘一张图’,及时搜集和回复企业的诉求,以此构筑企业直通政府的快速通道,做到‘企有所忧、我有所解,企有所盼、我有所应,企有所需、我有所为’,做到服务企业精准、高效。”莆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翁俊峰对记者说。

  统计显示,目前,莆田全市已有13689家工业企业在市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子平台“亲清惠企”上注册,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0家。自去年7月平台投入运行以来,工业企业在线反映320件诉求,其中286件已得到满意解决,34件正在办理中。(记者何金 通讯员 伊晓燕)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修复古围墙:香港保育抗战遗址

  • 四川泸州:晨雾弥漫乡村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