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2023-09-11 18:07

  一把剪刀 或刻刀

  一张纸

  剪裁出千变万化

  母传女,婆传媳

  或邻里、亲友相传

  剪纸

  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截图自《智在匠心》

  在福建,浦城、柘荣、泉州、漳四地的剪纸艺术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柘荣、漳浦剪纸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剪纸是南方剪纸代表,南北兼容,既有北方的粗犷朴素,又有南方秀美灵动。

  山魂海韵,共同交织出福建剪纸的“山海情”。

   

山河故乡

浦城剪纸×柘荣剪纸

  西晋末年,五胡铁蹄踏河山,中原百姓、士族纷纷南迁。他们在山温水软的南方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艺术,剪纸就是其中一项。

  一张纸上剪刻“花样”,裁剪、雕刻之间,倾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承载了浓浓的文化乡愁。

   

  01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福建籍著名艺术家范迪安在论及家乡的剪纸时,不无深情地说:“那种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拙朴大气历经数百上千年而不衰,帧帧作品无不流动着南浦先民们的文化血脉。”

  剪纸的原始功能就是装点祭祀、婚丧、节庆等活动所用的物品,在浦城当地被称为“礼品花”,而被请来剪花的艺人则称为“剪花嫂”“剪花婆”。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浦城剪纸礼品花装点猪肉的“猪花”

  南渡的士大夫阶层赋予了它优雅的文人气息。“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图文并茂”是浦城剪纸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多为“吉祥如意”“四喜临门”之类的吉祥语。

  题材上,浦城剪纸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印迹,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

  艺人通过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在有限的平面上达到饱满丰润又不失和谐的视觉效果,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周冬梅剪纸作品

  浦城剪纸艺术流传至今,已历千余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冬梅的作品就独具代表性。她灵活运用剪、刻、雕等多种技法,以浦城剪纸的经典艺术语言来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紧扣时代主题的作品。

   

  02

  萌芽于唐代的柘荣剪纸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味道,服饰、鞋帽、香袋刺绣的底样是其最初的形态。

  其花样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情味,不论图案,还是线条,都能品读得到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拙朴、浑厚与刚健,又融入了古雅、秀丽与柔美。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中华巧女”袁秀莹剪纸作品《百蝶图》

  以锯齿纹为例,细如牛毛,排列整齐,密而不粘,线条硬朗,有鳞次栉比之感。造型上看,大多粗拙随性,内部装饰简练,线条灵动,很原始很天真。

  孔春霞是继王描眉、徐秀英、袁秀莹等老一辈艺人之后的一把新“神剪”。她在师承质朴、写意手法的同时,大胆创新,花样繁、尺寸大的仕女(人物)、花鸟作品,皆驾轻就熟。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孔春霞剪纸作品

 

海韵潮音

泉州刻纸×漳浦剪纸


  依山面海的福建,不仅有郁郁葱葱的山林,还坐拥一片浩瀚蔚蓝的海洋。

  山海多情,剪纸亦多情。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向南,到世遗之城泉州以及位于闽南金三角南部的漳浦,那里的“花花世界”流淌的是“海韵潮音”。

  

  01

  剪纸,在泉州民间也有着深厚的底蕴。不过,艺人们更多时候运用的是刻的技法,因而泉州以刻纸著称。

  长期以来,刻纸作为一门很草根的艺术,艺人们多是能刻不能画,或善画不善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图案往往比较呆板、单调,缺少灵动,甚至还有些粗糙。

  直到近代,这一变动不居的“传统”被一个叫李尧宝(1892-1983)的艺人打破。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李尧宝(1892-1983)

  他不但娴熟掌握了泉州刻纸的各项技艺,还很善于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营养”,将堆塑、贴瓷、建筑、彩绘、木刻、雕板等艺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巧妙地融入刻纸。

  李尧宝还创造性地将刻纸嫁接到濒临失传的料丝花灯上。

  他采用纸板刻纸,将图案变成“3D”版,灵活运用闽南古建筑“站档”“顶梁”等原理,严丝合缝地拼装成灯型,其间没有用到一丝一毫的骨架。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花灯上的料丝(即玻璃丝) 李尧宝作品

  李尧宝开创的是泉州刻纸的一个新时代,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南派剪纸的代表人物。

  郭沫若曾盛赞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他离去后,刻纸与无骨料丝花灯这门祖传技艺在女儿李珠琴以及外孙女黄丽凤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02

  滨海的漳浦,百姓自古耕海为田,靠海为生,有的还背井离乡,过台湾,下南洋。

  因此,在漳浦剪纸的题材上,可以感受到咸咸的“海味”及闽南民俗风韵。反映海边生活的场景,自行车、留声机、榴莲、菠萝等舶来品,都是画面主角。

  陈金《又是丰收年》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黄素《鸿雁戏水》

   

  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是早期的代表人物,并称为四大“花姆”,亦称四大“神剪”。

  陈金、黄素吸收借鉴了传统刺绣“绞花”的表现手法,开创了“排剪”这一新技法,将羽毛、花瓣等物象的细腻纤巧进一步升华,整齐细密的排列,给人以强烈的秩序美感。

  林桃、陈匏来则以一位农妇或渔妇的淳朴视角,发挥想象力,开创了漳浦剪纸艺术构图奇巧、稚拙抽象的写意之风。

   

  林桃《“动水鸡”(捉青蛙)》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陈匏来 《茶壶花》

 

  “中国剪坛金剪刀”高少萍则是新生代的代表和佼佼者。她在承袭林桃的古朴抽象和黄素的写实风格之同时,也常常思考和探索剪纸艺术的创新之路。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高少萍为漳浦县检察院创作的大型廉政宣传剪纸作品《漳浦先贤 廉洁楷模》

 

薪火相传

刀刃指尖,变幻无穷

  从北到南,由山向海,四城为我们呈现了福建剪纸的山海情韵。

  它穿越了千年历史长河,在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刀刃与指尖上盛放。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里,全然是美好生活的模样!

  福建剪纸艺术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更是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虽然传统题材在节庆、祭祀、婚丧等民俗活动中仍很普遍。但福建剪纸艺术家们早已跳脱出传统题材的囿限,尝试将对“小家”——个人家庭的祝福与愿景,扩展到对“大家”——国家及时代的歌颂与祝愿。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飞夺泸定桥》 高少萍作品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抗击疫情》 周冬梅作品

 

  于是,当剪纸这只“旧瓶”,装入新时代的“新酒”时,变得更加鲜活,更“有滋有味”。

  其实,任何一门艺术,在鸿蒙之初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即便后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后,也不可能“与世隔绝”,关起门来,走自己的路。

  因此,在表现手法上,剪纸艺术家们也善于其它艺术门类的“养分”,从事跨界创作。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剪纸文创

 

  或剪纸艺术的另类表达,高少萍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剪唱”,即一边剪,一边唱。

  或以剪纸独有的艺术语言来重新阐释,孔春霞运用剪纸来“神还原”《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五牛图》等古代名画,将笔墨绘就的线条、造型“翻译”成剪纸版。

  或艺术风格的多元,将版画的“刻感”造型、装饰画的唯美气质、漫画的夸张幽默、歌词的情感叙事等其他门类艺术风格化为己用。在材质上,更是大胆尝试镭射纸、户外广告纸、泡沫板等新材料。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五牛图》 孔春霞作品

 

  玩跨界,走混搭,为福建剪纸艺术注入崭新的活力。文创产品的开发,正是剪纸“玩跨界,走混搭”的外化。

  剪纸文创品种最丰富的当属周冬梅。她创办的浦城县“剪花嫂”剪纸坊,将浦城剪纸玩转出琳琅满目的新花样。

  手机壳、手袋、茶具、杯垫、雨伞、丝巾、口红、文化衫、茶叶(食品、土特产)包装……设计上都巧妙地融入了剪纸“花样”,尤其是手机壳、文化衫,成功吸粉年轻人。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周冬梅同福建知名餐饮品牌“周麻婆”的深度合作,为福建剪纸市场化和产业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剪纸艺术还同IT业实现了“牵手”。孔春霞用银箔为小米设计创作了剪纸版的Logo,赋予这一IT业知名品牌浓浓的“中国味道”。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孔春霞为小米设计创作的银箔剪纸版Logo

 

  在追求个性与时尚消费的当代,剪纸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还是“X”——剪纸“七十二变”,文创品开发会为剪纸艺术创造更多的可能,带来更多的惊喜。(作者: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 余卫平)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