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2023-09-11 18:07

  一把剪刀 或刻刀

  一张纸

  剪裁出千变万化

  母传女,婆传媳

  或邻里、亲友相传

  剪纸

  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截图自《智在匠心》

  在福建,浦城、柘荣、泉州、漳四地的剪纸艺术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柘荣、漳浦剪纸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剪纸是南方剪纸代表,南北兼容,既有北方的粗犷朴素,又有南方秀美灵动。

  山魂海韵,共同交织出福建剪纸的“山海情”。

   

山河故乡

浦城剪纸×柘荣剪纸

  西晋末年,五胡铁蹄踏河山,中原百姓、士族纷纷南迁。他们在山温水软的南方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艺术,剪纸就是其中一项。

  一张纸上剪刻“花样”,裁剪、雕刻之间,倾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承载了浓浓的文化乡愁。

   

  01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福建籍著名艺术家范迪安在论及家乡的剪纸时,不无深情地说:“那种原生态民间艺术的拙朴大气历经数百上千年而不衰,帧帧作品无不流动着南浦先民们的文化血脉。”

  剪纸的原始功能就是装点祭祀、婚丧、节庆等活动所用的物品,在浦城当地被称为“礼品花”,而被请来剪花的艺人则称为“剪花嫂”“剪花婆”。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浦城剪纸礼品花装点猪肉的“猪花”

  南渡的士大夫阶层赋予了它优雅的文人气息。“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图文并茂”是浦城剪纸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多为“吉祥如意”“四喜临门”之类的吉祥语。

  题材上,浦城剪纸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印迹,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

  艺人通过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在有限的平面上达到饱满丰润又不失和谐的视觉效果,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周冬梅剪纸作品

  浦城剪纸艺术流传至今,已历千余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级“非遗”传承人周冬梅的作品就独具代表性。她灵活运用剪、刻、雕等多种技法,以浦城剪纸的经典艺术语言来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紧扣时代主题的作品。

   

  02

  萌芽于唐代的柘荣剪纸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味道,服饰、鞋帽、香袋刺绣的底样是其最初的形态。

  其花样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情味,不论图案,还是线条,都能品读得到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拙朴、浑厚与刚健,又融入了古雅、秀丽与柔美。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中华巧女”袁秀莹剪纸作品《百蝶图》

  以锯齿纹为例,细如牛毛,排列整齐,密而不粘,线条硬朗,有鳞次栉比之感。造型上看,大多粗拙随性,内部装饰简练,线条灵动,很原始很天真。

  孔春霞是继王描眉、徐秀英、袁秀莹等老一辈艺人之后的一把新“神剪”。她在师承质朴、写意手法的同时,大胆创新,花样繁、尺寸大的仕女(人物)、花鸟作品,皆驾轻就熟。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孔春霞剪纸作品

 

海韵潮音

泉州刻纸×漳浦剪纸


  依山面海的福建,不仅有郁郁葱葱的山林,还坐拥一片浩瀚蔚蓝的海洋。

  山海多情,剪纸亦多情。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向南,到世遗之城泉州以及位于闽南金三角南部的漳浦,那里的“花花世界”流淌的是“海韵潮音”。

  

  01

  剪纸,在泉州民间也有着深厚的底蕴。不过,艺人们更多时候运用的是刻的技法,因而泉州以刻纸著称。

  长期以来,刻纸作为一门很草根的艺术,艺人们多是能刻不能画,或善画不善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图案往往比较呆板、单调,缺少灵动,甚至还有些粗糙。

  直到近代,这一变动不居的“传统”被一个叫李尧宝(1892-1983)的艺人打破。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李尧宝(1892-1983)

  他不但娴熟掌握了泉州刻纸的各项技艺,还很善于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营养”,将堆塑、贴瓷、建筑、彩绘、木刻、雕板等艺术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巧妙地融入刻纸。

  李尧宝还创造性地将刻纸嫁接到濒临失传的料丝花灯上。

  他采用纸板刻纸,将图案变成“3D”版,灵活运用闽南古建筑“站档”“顶梁”等原理,严丝合缝地拼装成灯型,其间没有用到一丝一毫的骨架。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花灯上的料丝(即玻璃丝) 李尧宝作品

  李尧宝开创的是泉州刻纸的一个新时代,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南派剪纸的代表人物。

  郭沫若曾盛赞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他离去后,刻纸与无骨料丝花灯这门祖传技艺在女儿李珠琴以及外孙女黄丽凤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02

  滨海的漳浦,百姓自古耕海为田,靠海为生,有的还背井离乡,过台湾,下南洋。

  因此,在漳浦剪纸的题材上,可以感受到咸咸的“海味”及闽南民俗风韵。反映海边生活的场景,自行车、留声机、榴莲、菠萝等舶来品,都是画面主角。

  陈金《又是丰收年》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黄素《鸿雁戏水》

   

  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是早期的代表人物,并称为四大“花姆”,亦称四大“神剪”。

  陈金、黄素吸收借鉴了传统刺绣“绞花”的表现手法,开创了“排剪”这一新技法,将羽毛、花瓣等物象的细腻纤巧进一步升华,整齐细密的排列,给人以强烈的秩序美感。

  林桃、陈匏来则以一位农妇或渔妇的淳朴视角,发挥想象力,开创了漳浦剪纸艺术构图奇巧、稚拙抽象的写意之风。

   

  林桃《“动水鸡”(捉青蛙)》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陈匏来 《茶壶花》

 

  “中国剪坛金剪刀”高少萍则是新生代的代表和佼佼者。她在承袭林桃的古朴抽象和黄素的写实风格之同时,也常常思考和探索剪纸艺术的创新之路。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高少萍为漳浦县检察院创作的大型廉政宣传剪纸作品《漳浦先贤 廉洁楷模》

 

薪火相传

刀刃指尖,变幻无穷

  从北到南,由山向海,四城为我们呈现了福建剪纸的山海情韵。

  它穿越了千年历史长河,在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刀刃与指尖上盛放。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里,全然是美好生活的模样!

  福建剪纸艺术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更是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虽然传统题材在节庆、祭祀、婚丧等民俗活动中仍很普遍。但福建剪纸艺术家们早已跳脱出传统题材的囿限,尝试将对“小家”——个人家庭的祝福与愿景,扩展到对“大家”——国家及时代的歌颂与祝愿。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飞夺泸定桥》 高少萍作品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抗击疫情》 周冬梅作品

 

  于是,当剪纸这只“旧瓶”,装入新时代的“新酒”时,变得更加鲜活,更“有滋有味”。

  其实,任何一门艺术,在鸿蒙之初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即便后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后,也不可能“与世隔绝”,关起门来,走自己的路。

  因此,在表现手法上,剪纸艺术家们也善于其它艺术门类的“养分”,从事跨界创作。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剪纸文创

 

  或剪纸艺术的另类表达,高少萍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剪唱”,即一边剪,一边唱。

  或以剪纸独有的艺术语言来重新阐释,孔春霞运用剪纸来“神还原”《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五牛图》等古代名画,将笔墨绘就的线条、造型“翻译”成剪纸版。

  或艺术风格的多元,将版画的“刻感”造型、装饰画的唯美气质、漫画的夸张幽默、歌词的情感叙事等其他门类艺术风格化为己用。在材质上,更是大胆尝试镭射纸、户外广告纸、泡沫板等新材料。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五牛图》 孔春霞作品

 

  玩跨界,走混搭,为福建剪纸艺术注入崭新的活力。文创产品的开发,正是剪纸“玩跨界,走混搭”的外化。

  剪纸文创品种最丰富的当属周冬梅。她创办的浦城县“剪花嫂”剪纸坊,将浦城剪纸玩转出琳琅满目的新花样。

  手机壳、手袋、茶具、杯垫、雨伞、丝巾、口红、文化衫、茶叶(食品、土特产)包装……设计上都巧妙地融入了剪纸“花样”,尤其是手机壳、文化衫,成功吸粉年轻人。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周冬梅同福建知名餐饮品牌“周麻婆”的深度合作,为福建剪纸市场化和产业化提供了一个范本。

 

  剪纸艺术还同IT业实现了“牵手”。孔春霞用银箔为小米设计创作了剪纸版的Logo,赋予这一IT业知名品牌浓浓的“中国味道”。

闽人智慧丨福建剪纸:“花样”万千,山海情韵

孔春霞为小米设计创作的银箔剪纸版Logo

 

  在追求个性与时尚消费的当代,剪纸的载体不仅仅是纸,还是“X”——剪纸“七十二变”,文创品开发会为剪纸艺术创造更多的可能,带来更多的惊喜。(作者: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 余卫平)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