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念好“山海经” 福建宁德多部门携手守护“海洋蓝”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念好“山海经” 福建宁德多部门携手守护“海洋蓝”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4-14 14:25

  从宁德市蕉城区城澳码头乘船出发,迎着风浪行驶1小时,便抵达霞浦县海岛乡西洋岛。 吕巧琴 摄

  中新网宁德4月13日电 (叶茂吕若萱)13日,随着海洋伏季休渔期的临近,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宁德海警局在霞浦县海岛乡西洋岛开展“携手同心,保护三都澳渔业资源”——2023年宁德海洋伏季休渔普法宣传,加强宁德市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霞浦县海岛乡西洋岛,位于霞浦县东南海域,是福建省最早的民间对台渔货交易点之一。当天上午,记者从宁德市蕉城区城澳码头乘船出发,迎着风浪行驶1小时,便抵达西洋岛。

  宁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叶茂 摄

  “这是禁止使用的十三种渔具。”“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现场群众发放禁渔宣传手册,结合展板内容讲解伏季休渔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前往海岛乡中心小学结合伏季休渔法治宣传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宁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良华表示,我们要继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走进乡村、走进校园,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同心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在加强普法宣传的同时,严厉打击伏季休渔期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涉海违法犯罪活动,为宁德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护。

  地处福建东北部的宁德市,依山面海,所辖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福建省乃至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域。在这片海域上,约60万人从事海上养殖、捕捞和加工销售,渔业已成为沿海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年来,宁德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围绕宁德市建设“海上宁德”战略部署,聚焦海洋环境治理、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秩序维护、海洋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坚持陆海统筹推进,践行共商共议、共治共赢理念,念好“山海经”,谱好“协作曲”,以能动履职守护闽东蓝色海岸线,厚植宁德绿色发展优势,努力为海洋强市贡献检察力量。

  2022年初至今年2月,宁德市检察机关起诉破坏海洋资源犯罪35件77人,涉案金额4500余万元,督促有关部门清理海漂垃圾10万余立方米、妥善处理陆域危险废物190余吨;坚持河海共同治理,制发诉前检察建议97份,以“我管”促“都管”,推动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向过往渔民讲解伏季休渔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叶茂 摄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既要打击犯罪,也要综合治理、修复生态。宁德市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环三都澳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检察保护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打击犯罪、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检察模式。

  2022年初至今年2月,针对非法采矿等损害海洋生态环境案件,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手段,宁德全市检察机关已追偿海洋生态损害赔偿金950余万元。同时,立足司法实践,探索海洋碳汇、劳役代偿、替代修复等新型修复方式方法,提升海洋生态修复质效。

  陈良华表示,全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服务环三都澳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以海洋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综合推进海洋领域突出问题诉源治理,不断提升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