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创造 | 惠安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八闽文脉·创造 | 惠安女服饰: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2023-04-09 17:20

  惠安女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是汉民族服饰中颇具视觉冲击力的个性服饰,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在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惠安女服饰不断演变形成其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2006年5月,惠安女服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

  小岞、净峰地区惠安女(郑慧芬 摄)

  当落日余晖洒落海面,一群惠安女挑着赶海的渔获行走在金色的沙滩上,阵阵海风吹动着她们印花的头巾和宽大的裤管,人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这风情旖旎的一幕所吸引。

  崇武、山霞地区惠安女(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缘何知道是惠安女?那一身装扮,就是答案。

  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是惠安女服饰的典型搭配。

  小岞惠安女服饰(郑慧芬 摄)

  要说“奇”,还得提一提当地流传的一句民谣: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众所周知,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都是互相矛盾的。集“矛盾”于一身的惠安女服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封建头”——总是用花头巾和黄斗笠严严实实地包裹面部,仅露出五官,似乎有些保守。

  “民主肚”——腰、腹部衣服较短,展现新女性美。

  “节约衣”——上衣短小至腰部,袖口收紧到小臂的中部。

  “浪费裤”——下装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与上装形成鲜明对比。

  如此设计,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崇武山霞地区的惠安女祖孙三代。(郑慧芬 摄)

  过去,惠安女经常在海边劳作,斗笠既可以遮阳防晒,还可以避雨;头巾可以挡风防沙、御寒保暖;短上衣和短袖口不易被海水打湿,干活方便利索;宽裤便于涉海,打湿了也容易风干。

  惠安女服饰不仅承载了“惠女精神”,诠释了劳动产生美、劳动创造美的深刻内涵,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意蕴。

  金黄色的斗笠和金色的沙滩相协调,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服饰和天空、海洋融为一体,裤子的皱褶宛如大海的波浪……可以说,惠安女服饰兼具了美观性、实用性。

  地域流派与发展变迁

  惠安女服饰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提炼对比各种民族服饰的元素,试图解读出惠安女服饰的起源过程。

  但人们惊讶地发现,惠安女服饰简直就是一个“万花筒”——既有彝族的元素,如百褶裙、绣花翘头鞋、帽子、挎包、手镯、手环;也有苗族的元素,可从风俗及“蝴蝶”图腾崇拜里找出例证;还有傣族的元素,如短衣、竹帽、腰饰;兼有瑶族的元素,如纹样等。

  崇武、山霞地区头饰(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小岞、净峰地区领链(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小岞、净峰地区银手环(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由于没有明确清晰的文字史料记载,虽有一些人著书立说,但因缺少证据,难以形成定论,惠安女服饰的起源始终是一个谜。

  惠安女服饰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到了明末清初,又有较明显的变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惠安女服饰的色彩变化达到鼎盛时期。

  崇武、山霞地区惠安女服饰:节约衫(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崇武、山霞地区惠安女服饰:贴背(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惠安女服饰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沿海一带的崇武、山霞、小岞、净峰四个镇。从整体风格上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崇武、山霞流派和小岞、净峰流派。

  小岞、净峰地区惠安女服饰:四脚滚上衣(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小岞、净峰地区惠安女服饰:巾仔头(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细看之下,崇武、山霞的斗笠顶端是圆锥状的,帽檐左右两端各镶嵌三朵鲜花,顶端缝着四片红色小三角,而小岞、净峰的斗笠顶端是球状的,整体没有什么装饰;崇武、山霞的头巾多为白底绿花或绿(蓝)底白花,而小岞、净峰的头巾以粉红碎花为主;崇武、山霞的宽筒裤多为黑色,而小岞、净峰的宽筒裤多为蓝色。

  崇武、山霞的惠安女服饰(郑慧芬 摄)

  小岞、净峰的惠安女服饰(郑慧芬 摄)

  除了地域空间的分布差异,两个流派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变化。

  譬如,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以接袖衫为主,新娘在新婚之夜会提起长袖以遮掩一脸羞红;小岞、净峰的妇女上衣主要穿大衭衫。

  20世纪30至5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改穿缀做衫;小岞、净峰的妇女大衭衫的长度逐渐缩短到臀部,袖口稍缩,领高1寸。

  20世纪50至80年代,崇武、山霞的妇女则为节约衫,衣长仅至脐位,衣袖长仅小臂的一半;小岞、净峰的妇女上衣的长度已不过脐,袖口缩到4寸。

  惠安女服饰的演变,也伴随着历史的变迁。

  像银腰链,最初是男人的腰带。50年代后,男人穿中山装,银腰链成为女人专用,银腰链形状如船上的锚链,寄托了惠安女对讨海亲人的思念。现在银腰链是婚前夫家送给女子的聘礼之一,是惠安女已婚的象征。崇武、山霞地区的银腰链后面有下摆;小岞、净峰地区的银腰链则没有。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惠安女服饰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一种极具区域特征的服饰文化现象。

  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女服饰既保留传统服饰的精髓,又适应着时代的变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得益于一代代惠安女服饰制作艺人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几十年来,老艺人詹国平不仅在一针一线中练就了纯熟的手艺,而且还收藏展示了清末至今所流行的惠安女服饰及头巾绣品、饰物等,数量近四百件。

  惠安女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詹国平(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他还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以绣品展示、手工制作等方式,唤起孩子们对惠女服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老一辈的传承人往“旧”里做文章,新一代的传承人从“新”里找门路。

  “穿”就是对传统服饰最好的传承。传承人李丽英致力于推广“改良版”惠安女服饰,寻求惠安女服饰与现代服饰之间的结合点,让年轻一代的惠安女更愿意穿着。

  惠安女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丽英(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土生土长的惠安女曾梅霞,凭着一腔热爱创办了惠安女民俗风情园,让游客穿着惠安女服饰参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活动。她组建了一支惠安女模特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画家和摄影师前来采风创作,身着惠安女服饰的惠安女成为了画纸上、镜头里最美的风景。

  她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惠安女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梅霞(来源:惠安县文化馆)

  留形还是留魂,循规还是越矩,内慧还是外秀,都是匠心驱使,也都是惠安女服饰传承的有益探索。正是有了众多传承人的守正创新,惠安女服饰才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中绽放异彩,在匠心传承下继往开来。

  作者:程丽雯 郑慧芬

  来源:中共惠安县委宣传部 惠安县文联 惠安县文旅局 惠安县文化馆 惠安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惠安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周雨绮 袁圆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