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美“烂尾楼” 悠悠家国情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最美“烂尾楼” 悠悠家国情

来源:福建日报2023-03-28 21:32

  朝东楼 陆恒 摄

  胸怀祖国楼 饱饱 摄

  夜色下的梧林村 陈均 摄

  春光明媚,穿越了600多年历史尘烟悄然新生的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吸引着八方游人慕名而来。

  在此徜徉田园风光、感受闽南风情的人们,往往被村落中水泥裸露、装修未竟的“烂尾楼”深深吸引。走进其中,这些无声矗立的华侨建筑,讲述着悠悠家国情。

  日前,梧林古村落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本期关注,记者带您探访这个闽南侨村中的最美“烂尾楼”,一起了解侨乡梧林的前世今生和其中的家国故事。

  最美“烂尾楼”,讲述家国情

  从晋江市区驱车,只需一刻钟,即可到达位于新塘街道的梧林村。背靠石鼓山,面朝梧垵溪,新建的福厦高铁和环湾高速环村横卧。

  甫一进村,左边一幢风格颇为独特的建筑就映入眼帘。说其独特,是因为从外面可见是欧式穹顶,内部却是闽南大厝的空间肌理;不同于村中的红砖古厝,其墙为钢筋水泥所建。“这是旅菲华侨蔡咸斜1930年在村里建的第一座钢筋水泥洋楼,叫朝东楼。”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梧林项目办主任庄晓芳介绍。

  朝东楼占地700平方米,主楼西南向,属二进四开间格局,共二层半,据说是由菲律宾设计师操刀,钢筋水泥多从欧洲运来。在家家户户点油灯、烛火的年代,这座房子已经超前设计了电梯井,安装了电线。

  如此精美的洋楼,为何烂尾了呢?庄晓芳告诉记者,蔡咸斜字朝东,当时在老宅旁建设此楼,本是为了叶落归根。然而主体工程完成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时刻,远在菲律宾的蔡咸斜和儿子蔡怀真商定,暂停装修,将这笔装修巨资悉数捐出,支持抗战。

  这一暂停,就再也没有复工。“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烂尾楼’。为了感念这份家国情怀,村里的人亲切地称其为最美‘烂尾楼’。”庄晓芳说。

  在梧林村,华侨捐出房子装修款支持抗战的,不是个案。顺意楼建于1935年,楼主蔡顺意常年旅居菲律宾,他深知华侨在海外生活不易,顾念华侨对家人故园的思念之情,在家乡梧林和台湾岛内、厦门鼓浪屿岛上各盖了一幢一模一样的洋楼做侨批馆,准备服务于国内的华侨侨眷。但未等这些侨批馆完成装修,抗日战争爆发,蔡顺意义无反顾将所有资金捐出抗战。新中国成立后,蔡顺意家族又将该楼借予乡民兴办学堂,发展教育,被村民称为“旧学堂”。

  古村落中最为壮观的“五层厝”是菲律宾华侨蔡德鑨的宅邸,建造于1936年,占地400平方米。该楼聘请英国设计师设计,曾是泉州南门外地标性建筑。楼外部为钢筋水泥混凝土墙体结构,古罗马式艺术风格,大门采用闽南官式大厝传统构造。抗日战争爆发之时,大楼主体亦未完工,蔡德鑨及其家族把装修款项悉数捐出。

  这些“烂尾楼”,在梧林古村落中默默矗立了80多年。

  最大敬畏心,凝留住乡愁

  除了“烂尾楼”,梧林古村落中还现存11幢洋楼、12幢番仔楼以及60幢闽南官式红砖大厝……这近百幢古厝洋楼里,盛满了闽南华侨的乡愁。

  晋江是著名的侨乡,素有“十户人家九户侨”之说。梧林就是典型的闽南侨村,这个常住人口只有1800人的村子,海外华侨就有1.5万人之多。这片让南洋游子们魂牵梦萦的故土,长期以来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16年一度面临征迁。

  2016年,由于晋江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梧林在征迁范围之内。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少伟时任项目部副总指挥,他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梧林时的样子:“树和房墙长在一起,裸房林立,很多房子墙体坍塌,破旧不堪。”在进一步了解这些独特建筑背后的华侨故事和积淀的历史文化后,晋江市委、市政府当即决定“整村保护下来,好好开发建设”。

  当时的梧林,俨然一个“空心村”,发展步伐甚至跟不上周边村庄。“进村的路都没有,垃圾遍地,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村中只剩老弱病小,这开发得起来吗?”听说梧林要整村保护开发,全村的人都心存疑虑。

  相比村民的疑惑,更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晋江已经有个五店市了,没必要再花钱搞一个梧林。”

  “五店市和梧林,一个是城市街区,一个是传统村落;一个没有原住民,一个有原住民和原生态田园;一个是闽南商业文化,一个是华侨文化,历史文化价值不同,意义不同。”在各方调研论证过程中,梧林古村落的完整性、艺术性、多样性、故事性均得到专家的认同。

  “再不及时保护,可能过三五年整个村庄就没了。”黄少伟说。2017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成立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起点对梧林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及保护性开发,拟建成侨乡文化博物馆、闽南文化后花园,与周边的集成电路产业园、闽台田园风光农业科技生态园共同组成福建省特色小镇——晋江“芯”小镇。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海西规划室主任张冲谈到梧林的规划时说,梧林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村庄规划大拆大建模式,立足于全面保护为先、从保护规划起步,整体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彰显了梧林人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决心。

  2017年3月21日,梧林传统村落项目指挥部正式揭牌。古村蝶变的大幕,正式拉开。

  最本真保护,联结古与今

  项目工作制,是晋江经济社会建设的“利器”。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采用政府征收的方式,工作组进驻后,征迁启动。

  “征迁,可以说是首要难题。”时任新塘街道办事处主任、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的谢建智说,梧林的老房子产权复杂,很多产权人远在海外,加上梧林属于城市街道规划管控,无法新增宅基地,当时工作组靠着“磨破嘴、跑断腿”的韧劲,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协商共建,突出群众利益最大化,凝聚最大保护开发共识。

  “梧林保护开发的过程,也是加强故乡和在外华侨联络的过程。”谢建智说,当时街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三次赴菲律宾、香港等地,拜访联络侨亲,他们特地带着照片影像资料,让多年没有回乡的华侨再次见到了老屋,跟华侨讲明梧林保护开发项目的意义、房子的用途、补偿方案等,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必须无条件支持。”一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华侨蔡金山听到梧林要保护开发的消息,二话不说就捐出了两栋楼,其中一栋用作村委会办公,另一栋交给政府保护利用。

  为了保护好这份乡愁,梧林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原则,严守“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理念,突出家国情怀、区域特色,科学规划布局,保留村落原有肌理。

  “我们坚持‘一楼一方案’和‘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采取传统工艺高标准施工,还原建筑风貌,最大限度把华侨留存下来的痕迹保护好、还原好。”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说,梧林启动村落整体保护、活化利用已6周年,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得到保护修缮,华侨建筑的文化内涵得到新阐释,梧林近代建筑群晋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朝东楼成为侨史馆,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梧林蔡氏起源和华侨下南洋谋生、实业救国、支援抗战、情系家园、热心公益等侨史。顺意楼则成为远近闻名的侨批馆,这里还是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实践基地。“当时蔡顺意先生修建此楼就是要当作侨批馆之用,一来实现了先生的初衷,二来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弘扬闽南侨文化。”吴金鹏说。

  最新梧林村,等候故人归

  “谁都不会想到,梧林村能有今天。”1952年出生的村民蔡忠市感慨地说。在他的记忆中,儿时食不果腹,人均不到3分地,远在菲律宾的姑妈经常寄吃食和钱回来。“以前村里的学校、道路等都是靠华侨捐资建设的。”

  曾经破败萧瑟的梧林,现如今通透清新,正成为闻名福建乃至全国的“体验式闽南侨文化度假目的地”。

  第一次见到梧林传统村落,听到落叶归根、救国图存、敦亲睦族的感人闽侨故事,青普文旅集团董事长杨雪山就被深深震撼了。3年前,青普文旅成为梧林传统村落的运营方。3年来,老村落有了新故事。“我们坚持以体验‘醉闽南、意南洋、家国情’三种文化主题场景为核心内容的业态布局,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打造出‘南洋文化节’等文化IP,让固态的建筑得到活态利用,让古村落‘活’起来。”杨雪山说。

  梧林的保护开发、活化利用,加速了发展的步伐,也改变了村里年轻人的未来。蔡灿艺是最早回梧林创业的青年之一,他曾经和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3年前回到梧林开了一家南洋咖啡馆。他见证了梧林人气的暴涨,“现在营业额一天能破万元”。此外,他还经常“不务正业”地免费兼职做导游,让游人更深刻地了解梧林每栋建筑中的历史故事。现在,他又扩大了经营,新开了港式冰室,对梧林的未来信心满满。

  75岁的蔡文诗在胸怀祖国楼住了好多年,并在此结婚生子。胸怀祖国楼是菲律宾华侨蔡怀番和蔡怀紫所建。蔡文诗的爷爷和蔡怀紫的爸爸是亲兄弟,他和蔡怀番的二儿子蔡永周是发小,两人一起在旧学堂读书。直到1957年,蔡永周和母亲去了香港、菲律宾。

  在蔡文诗的记忆中,他家经常收到海外侨亲用藤筐寄来的“稀罕物”:有旱冰鞋、铁盒饼干、糖果针线……每有番客回乡,本地亲戚都会带鸡鸭来探望慰问,十分热闹。10年前,蔡怀番、蔡怀紫的后人还寄来10万元,捐建村小学教室。为了留存这些与侨亲的联系过往,蔡文诗把家里和亲友珍藏的照片收集起来,在胸怀祖国楼做了个微型展览。“以后侨亲或者他们的后代回来了,希望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祖地、了解前辈。”蔡文诗说。

  其心殷殷,其情切切。如今的梧林,以最新的面貌,随时等候海外游子归乡。(记者 王敏霞 通讯员 林晓燕 林锦鑫)

  记者手记

  守护·传承

  一座座“烂尾楼”,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国爱乡故事。穿梭在梧林,眼前看到的是春日村落美景,心里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保护最美‘烂尾楼’,传承一代代华侨的家国情怀,守护这份乡愁,我们责无旁贷。”采访中,梧林的开发建设者每每说起最美“烂尾楼”的故事,无不动容。听建设者、亲历者讲述梧林的历史和六年来的保护开发历程,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身上的责任感与敬畏心。

  从偶然之中的发现到毅然决然的抢救性保护,从高标准规划到“修旧如旧”建设,无不体现当地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敬畏、对生态的敬畏。心怀敬畏,六年来梧林摒弃了传统村落规划的大拆大建模式,立足于全面保护,克服各种难题,从空心古村到体验式闽南侨文化度假目的地,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面丰收,为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贡献了晋江方案。

  老村与新村、村落与环境、历史与现代环境间的关系断裂,是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建设面临的普遍性挑战。梧林将村落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作为系统工程,使管理、文化研究、规划设计、可持续运营之间形成合力,一方面使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修缮,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得到传承;另一方面让华侨建筑的文化内涵得到新阐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为闽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复兴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模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梧林未来可期。(记者 王敏霞)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