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闽人智慧丨福建这款茶,堪比“美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闽人智慧丨福建这款茶,堪比“美人”

来源:福建日报2023-03-23 10:01

  雾醉山里茶飘香,甘甜润滑草木间,春露一杯涤尘凡.....

  在闽中大田

  藏着一种名为“美人”的茶

  究竟是怎样的茶

  能担得起这样的名称?

  大田美人茶(图源:茶道CN)

  01

  “人做一半 虫做一半”

  在大田的高山茶园,如果你仔细观察茶树嫩叶的背面,可以看到一种极小的飞虫在刺吸鲜汁,别吃惊,这就是大田美人茶香味独 特的奥秘所在——

  “人做一半,虫做一半。”

  小绿叶蝉(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小飞虫其实就是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

  每年的小满至芒种期间,天气时晴时雨,大田高山茶园里迎来“昆虫盛宴”。漫天飞舞的小绿叶蝉自由穿梭在茶树枝芽间。

  小绿叶蝉,喜食茶树嫩叶中的汁液,被其叮过的芽叶会本能地开启防御机制,在伤口处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吸引其天敌前来。

  后来,人们发现小绿叶蝉刺吸的茶青,经独特工艺制作后,遗留在茶叶上的口水印记,会慢慢经酶转化出蜜蜒香,具有 独特、醇厚的果香蜜味,推向市场后颇受青睐。

  于是,为谋求美人茶这种独特的味道,茶农们也开始喜闻乐见“茶蝉”的和谐相处。

  大田茶山 (摄影:苏晋锻)

  很多昆虫是小绿叶蝉的天敌,但人们在观察中发现,海拔越高,昼夜温差会加大,可以有效抑制昆虫的繁殖。而小绿叶蝉的温差耐受能力强,能够适应一定的海拔高度……

  大田位于福建中部,属于高山县。茶园的海拔高度在800米到1200米之间,境内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175座。

  既适宜小绿叶蝉的生存,也使之鲜有天敌。

  吴山茶园 (摄影:苏晋锻)

  茶园若要吸引小绿叶蝉的聚集,需要为它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施洒杀虫的农药是不可为的。

  而且,小绿叶蝉叮咬茶叶后,还需要到草丛“休息”。所以,茶树的生长环境要做到不砍树、不除草。

  高海拔、不使用农药、施用有机肥、套种绿肥,这种环境下“茶蝉一味”,培育出的有机茶,为制作出优质的大田美人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泡制美人茶(摄影:温欣孝)

  02

  东方韵味 缘结两岸

  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

  大田美人茶的兴起,源于“东方美人茶”的引入。

  东方美人茶 (图源:茶道CN)

  美人茶19世纪原产于台湾,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当地俚语“吹牛”之意)。

  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据传,100多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澄黄透亮的色泽和醇厚甘甜的口感,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因其来自东方,赐名“东方美人茶”。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台湾茶农在多方考察后,发现大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极为适合“东方美人茶”这一茶产品生长。

  1998年末,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福建省大方广茶业有限公司落户,美人茶在大田的历史由此开启。

  屏山是大田县十万亩茶园的核心区,大田美人茶最早就出产在此地。图为屏山茶园。(摄影:林跃)

  虽然美人茶在大田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年,但大田茶叶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1086年),阳春村普照堂僧人开始种茶。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仙峰岩寺“崇圣岩”,僧人在寺院周围种茶供佛,禅茶名声渐显,受到世人的推崇。

  野生古茶树(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640多年前,元代《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作者,大田县广平村先贤郭居敬的《百香诗》之一《茶》问世, 这是大田现存最早的茶诗。

  郭居敬写下的《百香诗》(图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明万历1611年,《大田县志》就有关于茶叶贸易的记载。县内的济 阳乡,是闽西北—闽中—闽南—海外这条海丝茶马古道上的茶贸重镇。

  清康熙年间,文渊大学士李光地将大田武陵雪山茶作为珍品进贡朝廷。

  清末至抗战前,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县内开设茶馆七十二处。

  “大仙峰 茶美人”景区万亩茶园青绿葱茏(摄影:苏晋锻)

  《辞海》对大田茶叶记载“大田在福建省中部,尤溪上游,戴云山西侧,明置县,农产品有稻、甘庶、麻、茶叶等特产武陵绿茶”。

  大田茶事亦载入《康熙字典》。

  (摄影:苏晋锻)

  秉承当地深厚的传统制茶技艺,又经过二十几年的选育培植,大田美人茶的口感不断优化,逐渐成为茶中新宠。

  大田美人茶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繁杂、最讲究,须手工采摘“一芽一、二叶”之嫩茶,经“萎凋→凉青→做青(摇青←→凉青)→发酵→杀青→回润→揉捻→烘干”等工序精制。

  由此制成的茶叶呈明亮鲜艳的白、青、褐、红、黄五色,当沸水入瓷杯,叶芽舒展,旋转飞沉,一如少女翩跹起舞。

  图源: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03

  打生态牌 走绿色路

  “大田是高山茶区,品质好,高山茶的前景非常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曾表示,大田美人茶与一般工艺茶的味道不一样,芳香馥郁。

  美人茶基地 (摄影:林建伟)

  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大田生态茶产业蓬勃发展,产茶乡镇从4个拓增至18个。

  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大田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精心呵护高品质茶叶生长的一方净地,获评 “中国高山茶之乡”、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称号

  当地在高山茶园大力推广“前埂后沟缓坡台”和梯壁植草等模式;在种植密度低的区域适当补植套种桂花、木荷等树木,增强茶园水土保持能力;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5.1万亩。

  生态茶园(图源:海峡农业杂志社)

  与此同时,大田还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不断加快茶旅融合发展。

  2019年,大田县成功创建首个AAAA级景区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这是国内首家以“高山茶”为主题,融文化体验、文创展示、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茶景区。

  大田美人茶景区(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2022年2月,大田美人茶文创园开园。

  利用这一园区,大田举办全国美人茶斗茶赛等系列活动,开展茶诗、茶歌、茶故事和制茶大师评比、茶叶包装设计等各类茶事比赛,提升大田美人茶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茶海跑活动 (摄影:郑宗栖)

  美人茶成就了一方产业,并不断浸润着城市的发展气质,将茶与经济糅合成推动大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美人茶制作 (摄影:范一彬)

  一片叶子成长为一个产业。

  目前,大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0万,全产业链产值 39亿元。其中,全县共有适制大田美人茶面积7万亩,占全国美人茶产量 七成以上

  “中国美人茶之乡”的称号,实至名归。

  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

  作者: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叶长江、林璐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