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陈玉树为两会创作新时代古典家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陈玉树为两会创作新时代古典家具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3-16 21:15

  中新网北京3月15日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批新时代古典家具亮相代表委员驻地。这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知名古典家具艺术家陈玉树特地为两会而创作的。

  图为陈玉树

  此次亮相的新时代古典家具作品有:《大道》《松风》《大美》《停云》等作品,受到各方好评。

  谈到新时代古典家具,陈玉树告诉记者:“为什么叫新时代古典家具呢?这是跟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一直以来,国内的古典家具是以地域来区分古典家具流派的,如京作、广作、苏作等等,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分类。陈玉树是斐济归侨,弱冠之年便只身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斐济等国家,在国际艺术品贸易及研究领域方面卓有远见。

  他说:“以京作、广作、苏作等来区分古典家具的流派,其实还是有受到空间的限制的。”作为一个国际艺术家,他拥有着宽广的国际视野,他想要打破这个地域空间的限制,尝试打破地区地域,甚至是国家地域的限制,以时间来定义。

  陈玉树认为,“每一个时代的古典家具,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烙印,如唐之华丽、宋之极简、元之浑厚、明之简约、清之繁杂。我们身处的这个新时代,有突破千年难题的脱贫攻坚的枚不胜举的成果,有绿水青山美不胜收的环境;我们这个时代的古典家具技艺,传承了古老的技艺,挖掘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既创时代题材、文化的新,又守了工艺的正,在这门古代的技艺里面去寻找当代语境。这就是新时代古典家具,不是某一个地区的,是这个时代的,是整个世界的。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新文化成果,其中蕴含的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是要向全球展示和分享的,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新时代古典家具其实是跟着这个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是从这个新时代中获取灵感、结合这个伟大时代创作出的作品,在一次次烙刻这个时代印记的过程中变得更丰满、更立体、更自信的。《大道》灵感源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靠背雕刻着传统的祈福吉祥图案--五福捧寿图样:以一个篆书寿字为中心,环绕五只雕刻精美的蝙蝠,借“蝠”与“福”谐音,象征多福多寿、福寿安康。五福捧寿图是中国传统纹饰,出自《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捧寿,这个福,代表着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和物,象征着人们最质朴的心愿和期待。第一福是长寿,寿是对人类个人自身生命长度的期盼,在这个新时代,寿还代表着期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长度能够延长,希望党的事业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第二福是富足,富足是看到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五千年来都没办法解决的脱贫攻坚的问题,这种开创历史的新时代的成果,让中国人民走向了小康,富有起来了,而且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飞跃到了精神的富足。所以新时代古典家具作品《大道》表达的是,全世界人民奋斗创造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款作品《大美》灵感源自《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作品上雕刻了山青木茂鸟语花香,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大美》这套作品讴歌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大美精神,从我们绿水青山的环境美不胜收,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枚不胜举的时代成就,来表达一个繁荣昌盛的大美中国。这就是这套新时代古典家具作品《大美》身上所蕴含的时代烙印。

  此次亮相的还有一款作品是《松风》,是圆明园全球限量版99套中的6号作品,其中1号、95号被收藏于国家会客厅——国宾馆,3号被收藏于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4号亮相中东举行的首次世博会——迪拜世博会,5号被收藏于“国字号”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7号被收藏于国家顶级研究机构——中国历史研究院,10号被收藏于由文化和旅游部管理的国家局——国家文物局。

  据了解,这不是他第一次在两会上展示古典家具。作为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匠人,他希望这些从中华历史的文脉中寻找灵感创新创作出的与时代合拍、与历史同辙的新时代古典家具作品,能够成为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渠道跟方向,把中国的文化一起带出去,走上国际舞台,跟世界上其他的艺术品一样,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沟通、对话,文明互鉴。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图书馆:周末来读书

  • 西安铁路工业遗存变身市民乐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成立于2000年,旨在面向公众传播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2025-02-14 10:2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025-02-14 10:24
《自然》杂志13日报道我国发现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2025-02-14 10:23
在当前的极寒天气下,机器狗更灵活、可携带更多仪器,巡检质效显著提高,让赛事电力保供更安心。
2025-02-14 10:22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02-14 10:11
独脚金是寄生在高粱上的一种植物,能导致高粱减产甚至死亡。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从高粱中发现两个关键基因,敲除后,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5-02-14 10:04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