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岁岁常欢愉 年年皆胜意

来源:经济日报2023-01-24 11:37

  三星堆新年大典时隔3年再次重启,新成昆线迎来首次春运,全国首个“福”文化主题街区在福建福州亮相……新春已至,年味浓浓。

  春节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血脉记忆,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仪式感”,是对一年辛劳的回望与总结,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与希冀。兔年新春,我们如何品出别样年味?

  年味里承载着民俗的吉祥如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共有74个活动地点入选。红红火火的“村晚”融合着众多趣味十足、参与感极强的年俗活动,贡献着民间的智慧与喜庆。做馍馍、贴年画、唱山歌;铿锵鼓点、腾跃狮舞、欢快秧歌,由南到北,从西到东,传承年俗、渲染年味的活动比比皆是。他们坚守着传统年俗的“根”与“魂”,又融入了时代特质的“形”与“神”,聚人气、汇人心,激发了人们的文化共振与情感共鸣。

  年味里装满了出游的期待喜悦。机场车站人头攒动,民宿酒店又现一房难求,人们出行热情空前高涨。出行信心恢复、文旅消费回暖,今年春节假期成为疫情以来最值得期待的旅游假期。文旅业走过艰难的日子,迎来强势复苏的关键窗口期。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订单迎来惊人上涨,返乡团圆与休闲度假是两大关键词。

  年味里流淌着家的脉脉温情。回家小视频刷爆社交网络,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尖叫欢笑和泪水让屏幕另一端无数人与之共情。奔赴、相拥,这是平凡的幸福和快乐,也是春节赋予家的意义。不管是近在咫尺还是相隔千山万水,我们收拾的行囊中也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锅里的油已经滋滋地冒出小泡,街上挨挨挤挤的人气又把年的滋味煮浓、煮沸了一些。归家的时刻,那一丝丝、一缕缕的烟火气映红了游子的脸庞。就像民谣里唱的:我们最终都会相见,在城池的某个拐角处,在夕阳西下时,在万家灯火的某一扇窗纱里。

  岁月多有颠簸,美好如约而至。农历新年在热闹的氛围中,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在美好的期盼与祝福中到来。思念从未停止,团圆时刻,我们等你回家,我们一起回家。

  惟愿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渝晓)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