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人物 | 李贽: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八闽文脉·人物 | 李贽: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

  李贽,原名林载贽(林李同宗),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祖籍泉州,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资料图片)

  为官治事只求“简易自然”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三月十六日,北京皇城监狱,剃头侍者来到狱中为一位“在押犯”剃发。不承想,刚放下手中剃刀,年迈的七旬“老犯人”突然一把抢过剃刀朝自己的脖子抹去……这位“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先行者”仆倒在历史的黄土之中。

  老者姓李名贽,福建泉州人,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原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7岁随父亲李钟秀(号白斋)读诗书、习礼文。12岁便作《老农老圃论》,把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进行了批判,显露出卓尔不群的才华。

  李贽25岁中举,4年以后,谋得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之职,从此步入仕途,直至54岁辞官,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25年。李贽担任过地方教职、南北二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都是些中下层的官职。

  他的为官治事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三点:其一,政令清简;其二,为官清廉;其三,关爱百姓。

  明朝地方官吏每每以苛繁政令扰民剥民,李贽在姚安的治政方针却是“一切持简易,任自然,务以德化人,不贾世俗能声”。

  李贽为官极其廉洁,“俸禄之外,了无长物”,最后在云南辞官离任时,“囊中仅图书数卷”。其家庭生活贫苦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有一年遇饥荒,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相继夭死,其妻及长女也是幸得友人救济,才渡过难关的。李贽在云南姚安任知府时,主张“因性牖民”,即根据民众的需要而制定治政方针,注重养民爱民怜民。当时,姚安府地处滇中到滇西的要道处,往来车旅皆须过连厂乡,民众东来西往,络绎于道。但连厂河逢夏秋雨水时节就河水暴涨,非用舟楫无法通行,给百姓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李贽“揖资聚石为桥”,建成石桥方便旅人。

  后人为纪念李贽功绩将此桥易名为“李贽桥”,今桥仍在。

八闽文脉·人物 | 李贽: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

李贽桥今貌(来源:云南日报)

  李贽卸任离姚时,百姓们依依不舍,“士民攀辕卧道,车不得发”。

  思想启蒙先驱

  李贽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要》《九正易因》等。

  《焚书》的起名是李贽认为将来这些著作肯定会遭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李贽在著述中对儒家的“礼”做出了创造性的解释,并发展成为全面性的哲学体系,他倡导“至人之治”,即营造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想做的都能做到的社会秩序。

  换言之,只有在这种社会秩序之下,人潜在的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至人之治”不是完全放纵的治理方式,而是有的放矢,切中实际。

  李贽是一位敢于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的勇者。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李贽在泉州为父守孝时,遇到倭寇来犯,他拿起武器,奋勇参加了卫城抗倭的战斗。这种遭遇,更让他深刻认识到,国家想要稳定,边疆想要巩固,必须要有强大武装来维护。

  李贽在《兵食论》中,强调兵与食的关系,“去兵”“去食”是不可靠的,想要保家卫国,就不能忽视农耕,就必须解决粮食的问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在《始计篇》中,李贽强调“民”的作用,认为君主要爱惜百姓,百姓就会支持国家,这就是所谓未战先胜。

  李贽思想涉及的面非常广。譬如,他倡导平等观,认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天下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低上下之别;对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妇女,李贽给予深深的同情,为妇女所受不公平待遇鸣不平,被现代学者誉为“中国妇女人权思想运动的前行者”;他还提出“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反对“践迹(踩着他人的脚步走)”“执一(固执一种定见而不前进)”的历史保守观;在宗教思想方面持宽容、开放态度,坚信“三教本一,三教平等”等。

  因此,有学者认为“李贽是明朝中后期勇敢地站出来为新思想呐喊的旗手”。

  李贽还具有特殊美学思想,这突出表现在他的“童心说”中。李贽一再声称,人要成为保持“童心”即“最初一念之本心”的“真人”。

  在李贽看来,所谓“童心”,就是指人世间原始的纯正的情感,只有这种情感才能体现真与美。

  作品和思想具有全球影响力

  在完成其仕宦生涯后,李贽转向对学术的全面求索。

  他辞官后,曾寓居于湖北黄安,后移居麻城维摩庵,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1589年,李贽在龙湖芝佛院落发为僧,同友人一道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

  1602年,李贽遭礼科给事中张问达疏劾,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名下令逮捕了李贽。李贽在狱中呼侍者为其剃发,忽夺其剃刀割喉自刎,最终气绝而亡,享年76岁。其实李贽本可以不死,因为皇帝对他最后的处分,不过是押送回福建原籍而已。他在不需要死的时候自杀,是“对专制腐朽统治的最后一次抗争,也是对自由的最勇敢的追求”。

  李贽去世后被收葬于通州城北的马厂村,后迁至现在的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辞世后,其作品和思想仍影响国内外,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受到了李贽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先驱吉田松阴也是李贽的热烈崇拜者,他不仅熟读李贽的作品,而且把其著作《焚书》《续焚书》《藏书》多遍抄录;韩国、新加坡、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瑞士等国也都有学者从事李贽的研究,这说明李贽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贽著作《藏书》书影(来源:云南日报)

  精神鼓舞奋斗的后继者

  李贽故居如今还在泉州城南万寿路上,几经修缮,再次焕发新容颜。故居庭院中伫立着2米高的李贽半身铜像,左右两边共有3方石碑;厅中展出李贽年谱、著作及其在北京通县、湖北麻城、河南辉县、云南姚安等地活动的有关史料、图片,以及仿制的两枚李贽石刻印章,偶尔还有导游在吟诵他的那首《独坐》: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明·李贽《独坐》

  诵声袅袅,不绝如缕。

  李贽的另一处故乡在南安榕桥,这里亦是李氏祖居之地。

  在南安柳城街道祥堂村有李氏家庙,李氏子孙每值春冬二祭及李贽诞辰,都轮值在此举行祭祀、奠告。

泉州城南李贽故居内的李贽半身铜像(来源:泉州晚报)

  李氏家庙今亦为“李贽纪念祠”“李贽故居”,其附属建筑物内辟有展厅,里面收藏着大量与李贽生平经历相关的文献资料、著述,生动介绍了其在各地活动留下的遗址遗迹。展厅入口处高悬着数十幅中外学者、书法方家为弘扬李贽精神而挥毫写下的感言,书香四溢,这是一种能震颤心灵的香。

  榕桥有一白云古寺,空谷梵音,是静心潜修佳所。据说李贽为求清静,常前往白云寺读书。而今,白云寺右轩房仍保留有“李贽读书室”供人们瞻仰。

  离祥堂村李氏家庙不远的石鼓山山巅上,几年前塑起了一尊李贽石雕像。那雕像表情刚毅,持简远眺,目光炯炯有神。

  实际上,在泉州人的情感世界里,对于李贽思想的传承与研究早已沉淀成为某种特殊情愫,而这也给为理想奋斗的后继者,增添了前进的动力。

  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来源: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泉州晚报社

  作者单位:泉州晚报社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赴西部,时代青年新舞台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