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人物 | 一念为民 与梅同清:冯梦龙在寿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八闽文脉·人物 | 一念为民 与梅同清:冯梦龙在寿宁

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2022-11-23 11:16

  明朝末期,史称“崇祯之渊”。

  正当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年逾花甲而名满天下的大文学家冯梦龙,在几经科举失意,仕途坎坷,忽获一个七品县令之职。他怀着修齐治平、从政济世的宏大抱负,远离富庶的江南水乡苏州,带着唯一的儿子冯焴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地僻民贫的大山深处——福建寿宁。

  冯梦龙(1574—1646年),苏州府长洲县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崇祯七年至十一年(1634—1638年),冯梦龙出任寿宁知县。主政寿宁期间,他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在明末的动荡中保全寿宁,造福百姓。清·乾隆《福宁府志·寿宁循吏》称其“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来源:寿宁县冯梦龙纪念馆)

  此时的寿宁,城门崩塌、学宫倾圮、市井萧然。尽管已逾61岁之年才能报效国家,冯梦龙仍十分珍惜这次履新的机会。他为触目所及的贫困感到震撼,却没有丝毫的灰心,而是认定“寿宁可为”!

  他赋诗道:

  出岫看徐升,纷纭散郁蒸。

  莲花金朵朵,龙甲锦层层。

  似浪千重拥,成文五色凝。

  不须占太史,瑞气识年登。

  ——冯梦龙《瑞云》

  这是怀抱“一念为民之心”的冯梦龙,其激情满怀、造福苍生的真实心情的坦露。

  寿宁原有城墙。嘉靖年间,倭寇二次来犯,攻破县城,城墙倒塌,多任知县无力修复。入夜时分,老虎频频入城,百姓惊恐不安、惶惶度日。

  余莅任日,闻西门外虎暴,伤人且百余矣。城门久废,虎夜入咬猪犬去。

  ——冯梦龙《寿宁待志·虎暴》

  刚刚到任的冯梦龙立刻意识到,修城门、打老虎,事关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定要办。他了解到平溪周工匠会设陷阱捕虎,即带人赶赴平溪,恳请周工匠出山造陷阱。

  余捐俸造数具,置虎常游处,各畀二羊,责令居民守视,获一虎赏三金。半载间,山后、溪头及平溪连毙三虎,自是绝迹。

  ——冯梦龙《寿宁待志·虎暴》

  修筑城墙和设造捕虎陷阱都需要钱。此时县财政亏空千余银子。冯梦龙向上申请无果,他便自掏腰包,带头捐俸。冯梦龙“重立四门谯楼,城之崩溃处悉加修筑”。并置大鼓一面,安排专人负责夜间打更巡察。看到县城防御需要,百姓饮水和灌溉的困难,他又组织人员在城内蟾溪中筑堤建坝。短短几个月时间,冯梦龙还修县衙、修仓库、储粮谷、修监狱、标铺立坊,复建各处关隘。这些都是民生工程,黎民元气日渐恢复,安居乐业。

  冯梦龙了解到,前任戴镗是个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好官,留下口碑,令其十分敬慕,遂在县衙私署旁的老梅树下,修建一个“戴清亭”。并赋诗一首: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

  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

  地僻人难至,山多云易生。

  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

  ——冯梦龙《戴清亭》

  诗中“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以高冷老梅自勉,独标清韵。“戴清亭”至今卓然屹立。亭前树有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题写的“冯梦龙宦寿纪念碑”。

  戴清亭(资料图片)

  寿宁山高水寒,一年一熟,粮食产量低。“一值水旱,外运艰难,立而待毙”“穷民犹蹙额,五月卖新禾”“带青砻早稻,垂白鬻孤孙”。民瘼疾苦,令他痛心疾首!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育种、耕田、治水、施肥,写了“实操手册”颁布执行。他查阅旧志,了解到县衙有留仓,就学习戴镗的贮银输谷良法,让“官无发粜之扰,民有乐输之便”,县仓“三年以来,储俱见谷”,这样,应对灾荒,实现“无饥”,就有了底气。

  冯梦龙是判案高手。古之县官,重要职能是断案。百姓评价县官标准,主要看断案是否公正,断案水平是否高明。冯梦龙明断讼案、政简刑清。他“旧案不推托,难题不回避”,公正处理一大批积案,万民咸服。更让人称道的是,他信奉并实践孔子朱子“无讼”思想,加强道德教化,消除民间纠纷隐患,预防社会矛盾发生。

  革除弊政·冯梦龙在寿宁(来源:吴华光)

  对于社会纠纷,他采取司法调解的方法,如典型的“西浦断牛案”流传千秋。西浦是风光秀美村庄,河流纵横,土地肥美。这里有两个村庄村民不睦,因土地相连,平时常因小事摩擦发生吵架乃至械斗。这一次,牧童放牛引起两村耕牛相斗,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双方村民争辩吵架,酝酿械斗。冯梦龙得知此事,及时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加以调解。他在西浦官厅发布一道十六字文告曰:“两牛相触,一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

  除暴安良·冯梦龙在寿宁(来源:吴华光)

  此道文告,公平公正,接地气,通和气,大家都服气,从此两村和睦相处。《寿宁待志》记载了好几个断案案例,冯梦龙宦寿四载,乾坤朗朗。县监狱“时时尽空,不烦狱卒报平安”。

  寿宁待志(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那时的寿宁,地僻民穷,“学校虽设,读书者少。自设县至今,科举斩然。经书而外,典籍寥寥,书贾亦绝无至者”。冯梦龙到任之后,想了许多办法,捐款重修了学宫,请老师来教育寿宁士子。他把自己撰写的《四书指月》翻印出来,亲自为士子讲解,希望他们奋发进取,刻苦阅读,领会朱子《四书》的真谛。他“立月课”,每月都到学校授课,使“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当地方志称誉他“首尚文学”“遇士有礼”,由此开启寿宁数百年彬彬向学的好风气。

  冯梦龙执意化民成俗。他痛心于当时“重男轻女”“生女则溺之”的陋习,导致寿宁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对此,他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写了《禁溺女告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他抄写了几十份,盖上县衙官印,命衙役们到全县各村张贴发布,广而告之。同时,他严格执行《禁溺女告示》规定的有关内容,一边厉禁,一边捐俸以赏收养者,从此寿宁溺女之风渐息。当时寿宁民众普遍“信巫不信医,每病必召巫师迎神”,不少人延误了治疗,病情加重甚至丧命。对此,冯梦龙“示禁且捐俸施药”,改变了民众恶习陋规。

  作为一位受民众爱戴的地方官,冯梦龙与大儒朱子有许多交集。寿宁县是福安和政和各取部分土地组成的。朱子的父亲朱松曾在政和任县尉,到过许多乡村,留下多首吟咏。朱子的老师刘子翚也有吟咏三峰寺的诗。朱子当年在崇安赈灾,首创建立社仓,并在全国推广。寿宁前任知县戴镗随之仿效,建立南溪、平溪等五个社仓,而冯梦龙又将社仓修复使用。

  和朱子一样,冯梦龙目光所及、所思所想,都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市井烟火。由于寿宁山高路陡,农民挑粮辛苦。冯县令规定,粮户的谷子可以就近向社仓交纳;荒年发放救济时,村民就近的社仓领米、籴米,以减轻农民负担。

  当然,冯梦龙与朱子更主要的是思想和为民理念的交集,他们的无讼理念、劝农劝学作为、清廉表率都十分相似。两人从政作风亦相似,凡是有害国家百姓的事,不论是不是在自己职权范围,他们都要管,并且都十分执着。冯梦龙深研朱子著作,他的《四书指月》等书,不仅准确阐释朱子原意,又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普及性,更适合士民大众阅读。

  宦游寿宁的冯梦龙不仅是好官清官,而且是一代文豪。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跋山涉水,走遍全县,细致观察了民间耕作、养猪捕鱼、房屋农舍乃至婚姻丧葬等民情风俗特点。他虚心向百姓求教,身躬力行,感受“寿邑之贫”“寿民之艰”,对各种时弊铭记在心。在寿宁的最后一年,冯梦龙编撰完成了5万多字别具一格的《寿宁待志》。它记录了明代后期真实的社会情况,书中大量篇幅是冯梦龙宦寿期间的思想实录,十分珍贵!

  冯梦龙在寿宁任职四年,他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打造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寿宁。晚明学者评价其“计闽中五十七邑令之间,无逾先生”,称赞冯梦龙治下寿宁“农野馌残歌夜月,公庭讼简闭春云”。

  冯梦龙满腹文章,千里宦寿、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下乡调研或升堂为民办事,晚来在灯下读书写作,树立起好官清官的精神标杆。四载寿宁留政绩,先生岂独是文章?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明三代五百年间的话本和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他的整理选编润色加工而辑撰的三个短篇小说集。(资料图片)

  寿宁南山之巅的冯梦龙塑像。(寿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寿宁南山是寿宁著名的风景区,这里青山如黛,绿水长流,苍翠蓊郁,鸟语花香。

  在巍峨的南山顶上,耸立着冯梦龙塑像。尽管历经风雨侵蚀,一代大文豪、一代清官好县官的风骨依然。他长须飘忽,两袖白云,眺望远方,见证着昔日的寿宁县,正在变成阳光雨露下秀美幸福、百业欣欣的新山城!

  寿宁仙峰岭(来源:闽东快报)

  专题策划: “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马照南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