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来源:福建日报2022-10-19 13:01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

  “在福建,我们自豪地说,这里空气都是甜的。”

  ……

  18日晚,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集体采访,福建、黑龙江、上海、江苏等七省(市)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介绍本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次集体采访,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福”文化品牌广受关注。

  百家中外媒体聚焦福建等七省市

  集体采访,是获取党的二十大信息、展示各地改革发展亮点成效的重要窗口。定于19时30分开始的集体采访,提前1个小时就有记者排队入场,活动共吸引中外近百家媒体约200名记者参加。

  “感谢记者朋友对福建的关心关注。福建团共有代表40名,其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15名,包括亮相党代表通道的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寿宁县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和‘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等。”福建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在开场白中介绍道。

  连日来,福建代表团围绕二十大报告讨论很热烈,代表们结合本省十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三个台阶的巨大进步,以及自己单位发展变化和平时的观察思考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回答世界关切,反映全党意志、体现人民意愿,是指引未来航程的好报告,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在提问环节,中外媒体记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各地发展特点,分别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长三角一体化、保障粮食安全等关注的领域,向与会新闻发言人提出11个问题。

  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后,张彦通过中外媒体记者的镜头发出热情邀请:福建是有福之地,欢迎大家经常来福建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清新福建、美丽福建,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与时代精神结合焕发出的无穷魅力。

  让“福”文化浸润人民幸福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福建将如何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自中国日报的记者将问题对准福建文化事业。

  张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成功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明万寿岩遗址成为全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泉州古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福建现有世界文化遗产4处、联合国非遗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45项,世界遗产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革命文物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问答现场,福建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对福建文化的“家底”如数家珍。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省内还有福州、福清、福安、福鼎这些带‘福’的市县。可以说,‘福’文化浸润在福建人民生命、生活、生产、生意的方方面面。”张彦话音一转,重点介绍起“福”文化。他说,近年来,福建大力实施“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就是幸福和为民造福、增进福祉为主题,组织举办“福”文化主题春晚、文创大赛,推出系列“福茶”、“福酒”和“福”文化旅游线路,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中,更多体验民生发展带来的幸福感。

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福州闽江两岸“福”文化主题灯光秀。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就在大会期间,“福”文化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首都北京大放光彩,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寻“福”。17日晚,福建代表团集体参观主题成就展,特地到福建展区的“福见百业”互动区,寻找属于自己职业的福字,在特色明信片上拓上“福”印,体验造“福”乐趣、分享送“福”时光。

  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据介绍,福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创产业和文旅经济发展之中;深入推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日用而不觉和专门工作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以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妈祖文化等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为载体,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发挥“海丝”核心区、海外华侨等优势,深入实施“海丝”人文交流工程,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偕进传承。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福建作为我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备受关注。“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福建将如何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提问道。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张彦表示,福建西靠武夷山脉,东临浩瀚大海,人称“山水画廊、人间福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福建持续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2016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指数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武夷山国家公园桐木村附近群山叠翠,云雾缭绕。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关于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一组数据让中外记者印象深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39项改革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12条主要流域优良水质比例97.3%,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3年保持全国第一位。据统计,福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9%的能源消耗,创造了占全国约4.3%的经济总量。

  围绕“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福建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张彦向中外记者讲述了一个例子。他说,前不久,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村民,收到了首次出售“空气”的收益,就是林业碳票(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分红14万元,以现金的方式发给全体村民,实现了“碳票”变“钞票”。三明市首创向农民发放林业碳票,作为林业碳汇权益资产的有效“身份证”。现在村里人都把林业碳票当宝贝,有人甚至还把它当作嫁妆送给女儿女婿。

特写 | 让“福”文化和“美丽福建”名片更加亮丽

  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下一步,福建将如何持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据介绍,福建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体系;继续把“青山绿水”当作“无价之宝”,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让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福建名片更加闪亮。

  现场对话交流气氛热烈,“美丽福建”、“福”文化等福建名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将借助中外媒体的传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 严顺龙)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基斯坦与印度宣布停火

  • 张海琴打破女子55公斤级三项世界青年纪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