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廉洁文化 福建推动冯梦龙文化研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传承廉洁文化 福建推动冯梦龙文化研究

来源:东南网2022-09-18 17:25

微信图片_20220917001508.jpg

  近十年当中,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先后举办多场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供图)

  东南网9月17日讯(本网记者冯川叶)记者从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获悉,近十年来,福建在冯梦龙研究方面领跑全国,学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冯梦龙研究成为福建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使“福”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了力量。日前,福建冯梦龙研究会主任王凌和该会顾问薛东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回顾并梳理了近十年福建冯梦龙研究的成果与特色。

  近十年冯梦龙文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明朝崇祯年间的冯梦龙不是福建人,但在福建寿宁县为官期间,留下了以法治世、廉洁处世的实践和文学与思想成果,受到后人称道。近十年当中,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先后举办多场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多本重要的学术论文集,在全国重要报刊和主流网站发表了研究冯梦龙的论文。

  在冯梦龙研究1316工程的推动下,冯梦龙被省委列入福建古代六大历史名人之一,被省委政法委列入福建古代三大司法名人之一。“福”文化与廉洁文化相辅相成,冯梦龙被福建省纪委和监察委列入廉洁文化教育的活教材,并在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开展广泛宣讲,为增强“文化自信”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福建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

  学术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成为福建“冯研”特色

  “福建对冯梦龙研究之所以能够领跑全国,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福建的特色做法。”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顾问薛东介绍,学术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是福建冯梦龙研究的一大特色。

  薛东介绍,2014年福建冯梦龙文化研究领军人物王凌的长篇论文《末世廉吏冯梦龙》被《海峡通讯》分两期(2014年第4、5期)全文刊发。随之,海峡文艺出版社编审、文艺评论家陈小培也在《海峡通讯》2014年第10期发表《廉吏冯梦龙的启示》。福建率先从廉政文化的角度研究冯梦龙,为全国廉政文化建设发掘了丰富的资源宝库。2015年,王凌先后发表《小议“无讼”》四篇文章和《冯梦龙实践“使无讼”的价值》等冯梦龙法治文化研究系列论文。2016年,王凌又撰写《冯梦龙司法实践及法制理念的当代价值》,在《光明日报》发表,推动冯梦龙研究取得新突破。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媒体传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他告诉记者,福建冯梦龙研究这些年提供的“学术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的过程,正是文化生成机制的生动实践与具体体现。他认为,这种文化机制的形成、建立与完善,既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活动,也有助于优化媒体生态环境。媒体传播直接激发了福建学者参与冯梦龙研究的学术热情与历史责任,开启了福建冯梦龙研究取得“历史性贡献”的历程。媒体传播承接了冯梦龙研究学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推动了冯梦龙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冯学闽军”成为福建学术研究有生力量

  福建冯梦龙研究中有一支极具活力的“冯学闽军”,他们当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媒体界、出版界的代表。“冯学闽军”正是福建文化建设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

  王凌是福建冯梦龙研究的领军人物。自从他开始撰写《寿宁待志》研究论文并在《文献》发表,就揭开了他研究冯梦龙的序幕。“如果没有郭风、许怀中、黄寿祺、陈侣白、薛汕、路工、段宝林、曾文渊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支持,我是不太可能脱颖而出的。”王凌说,学术研究与学术观点的突破既要有领军者,还要有团结合作的专家群体。不仅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在福建的冯梦龙研究专家群体中还有以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焜教授为代表的高校团队,有以《海峡通讯》《福建论坛》为代表的媒体,有以海峡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界力量。

  近年来,“冯学闽军”又添新力量。2015年12月,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在福建江夏学院设立冯梦龙文化研究所,成为全国高校首例。福建江夏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从冯梦龙文化中挖掘灵感,设计开发了一大批冯梦龙文化创意产品。

  打响“冯梦龙文化牌”再迎新机遇

  福建冯梦龙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推动冯梦龙列入《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六大历史名人之一,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有效转化,让冯梦龙文化成为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2017年2月17日,曾经长期在宁德工作、近几年又积极参与冯梦龙文化工程的建设和推进工作的5位老同志给当时省委主要领导提交了一份《建议将冯梦龙文化工程列入我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报告》。报告认为,兼容并蓄的八闽文化为福建冯梦龙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为冯梦龙文化打上了福建印记。梳理和发掘福建文化资源,应吸纳福建冯梦龙文化的研究成果。报告还提出,福建省研究冯梦龙已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已经聚集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出现了冯梦龙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扶持,必能使福建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多一个可以影响全国的载体。

  2017年5月22日,《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将冯梦龙列入福建历史名人。《实施方案》还要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作品、进网络、进社区、进家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更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所热爱、所奉行。

  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廉洁文化是“福”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冯梦龙列入福建历史名人,不仅使冯梦龙文化成为福建文化的核心品牌,也使冯梦龙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王凌表示,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将继续扎扎实实推进研究,将“冯梦龙文化牌”打响全国。

微信图片_20220917001615 - 副本.jpg

  近十年当中,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出版了多本重要的学术论文集(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供图)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