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静听闽侯丨问候侯官

来源:遇见闽侯2022-09-11 22:43

  本期主播:薛智鸿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第一次听说“侯官”,是上小学时,在白沙。家从大湖搬到这里,街上有个小伙伴的母亲是侯官人,逢年过节常听他说:“我跟我妈去侯官了,要搭渡船过江。”当时很羡慕,对于刚走出大山的孩子,江河湖海都是诱惑。白沙和侯官,分列闽江两岸,也不过一段水路,无桥年代,却是隔河千里路,在孩子的眼里,更是陌生的彼岸。

  (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城隍庙 陈木易/摄)

  后来有了桥。桥如臂,隔水的乡土忽然拉近,拉近一看,才晓得地理原来是历史。

  秦灭六国后,就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并冶县,又称东冶。时间很好记,公元前222年,治所就在我们今天的福州市。闽江才翻起浪花几朵,秦王朝就一闪而过。接着无诸佐汉灭楚有功,被刘邦封为闽越王,统治闽中,定都于东冶。一百年后,无诸之孙,当时的闽越王反叛,被平定,闽越国结束。我们的冶县呢?归属会稽郡。远在绍兴的郡守大人,不时南望的目光里,应有八百里外的闽山闽水。

  后来,朝廷又在冶县设置东部侯官都尉,“侯官”这个名称出现了,当时是军事机构或职官称谓。直到建安元年,也就是196年,冶县改为侯官县,侯官作为县名,初现于历史。这一年,魏武挥鞭,挟天子以令诸侯。

  英雄逐鹿四百年后,大唐开篇。623年,从当时的闽县析置侯官县,县治设在州城西南方,就在我今天走访的这个村落。可惜789年,一场大洪水淹没了侯官县城,为避水患,长安准奏,县治迁往州城,与闽县一起直辖于福州,为千年后的闽侯成为“八闽首邑”,做了遥远的铺垫。

  当然,跨越千秋的政区沿革,非几笔所能捋清,且避繁就简,在历史的丛林里,轻轻提起一根藤条。

  搬走了县衙,留下了县名。约一百七十年的县治履历,造就了商旅川流、客栈满街的侯官市。跑了一千里的闽江到此推波助澜,一生二,生出白龙江和乌龙江,“双龙”分道之前,河流浩浩,江面宽宽,天生码头,在水一方。闽江上游的货物沿水路抵达侯官,再东去大海,汇入海上丝绸之路。若说海上丝路是一幅涛翻浪卷的壮美画卷,那么,侯官码头,就是扬帆出海的生动起笔。有诗为证:“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诗人叫曹学佺,到明朝了。

  我也到了侯官村。从福州市区上来,闽江在右,逆水行车,干净的柏油公路两旁,是修葺一新的古厝。从前的木构民居,不仅让人视觉舒服,听觉也有了期待,总觉得哪一扇窗台会传出琅琅的书声,这般居所,才是耕读之家该有的模样。目遇一牌楼,立于道左,中悬横匾,上题四字“侯官古街”。右边是一座结构严谨、规模较大的古厝,中间也悬挂一匾额,题写三个字“侯官市”。我们知道这个市乃集市之意,古已有之。坊间路口,不时有工人拿着工具进进出出,今天的巧手,在复原昨天的面容。

  从那间“侯官市”古厝往前几步,老榕繁枝,撑如巨伞,欲遮身后的红墙。红墙托着三层蓝黄相间的飞檐,檐角朝天,偶尔也挑几朵路过的白云。多彩的建筑映衬多云的天空,映成西部的红黄蓝,轻点镜头,五英寸的“西藏”,神奇到手。巧了,侯官城隍庙与布达拉宫,都建于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出嫁前,侯官城隍庙早已竣工,这端坐在华棣山南面的1300平方米的威严,可是当年置县的标志。城隍文化远溯《周礼》:“天子腊八祭水庸”,建于三国时期的“兼湖”城隍庙是最早的一座,在今天的安徽芜湖。忠贞正直的名将,明辨是非的能臣,为民请命的好官,谢世后,都可能被奉祀为城隍神,生前为民谋福祉,去后苍生供作神,中国人有情有义。

  侯官城隍庙几经修缮,但唐代的圆柱和柱础,宋代的梁柱与构件,都完好保留至今。见庙门开着,我们就走进大殿,灯未开,有点暗,又无人指认,自然触摸不到唐宋的纹理,但觉气氛森严,不禁恭敬合掌。同伴说:“人到此处,一定会感觉不敢做坏事。”这让我想起一幅名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儒释道教化,既方便善巧,又直指人心,华山夏水,每一处都是教科书。

  走出殿门往东一瞥,瞥见汉朝镇闽将军神庙,双庙并肩,守乡护土,果然神妙。石阶下方,立一块石碑,形貌自然,不经刀砍斧劈,中间竖刻三字“城隍庙”,行笔轻松,文气十足,字描金,细看落款,陈立夫。是了,之前就听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在他一百岁生日那天,为侯官城隍庙亲笔题字,此刻遇见,遂以手抚石,摩挲片刻。千秋古庙前,百岁老人书。而今,中华民族最大的福祉,莫过于祖国和平统一。我们祝福吧,愿两岸握笔成虹,书写未来福文化的灿烂史诗。

  顺着城隍庙门前石径往左,又见一仿古牌楼,拦眉而立,悬“五水公园”牌匾。想了好一会儿,脑筋都拧出水了,也不知何谓“五水”,五条河流?显然没有,只有一条内河,名曰邱阳河,依山势弧成一泓秋波,在前方石桥的呵护下,妩媚入江。内河加闽江,也不过二水。既不明其意,就出个主意,改为“螺女公园”吧,或者“田螺姑娘公园”,否则,白白浪费一个美丽的传说,岂不辜负土生土长的谢端和水生水长的螺女?

  也许还有一些地方,也流传着相似的神话,但有文献记载的,只有侯官。被称为中国志怪文学鼻祖的晋朝著名文学家干宝,在他的《搜神记》中,明确记载了“侯官人谢端和螺女”的故事,谢端家门面对的河段,也因此得名“螺女江”。在《三山志》里,更有精准的方位界定,可谓言之凿凿,传之早早。早早的传说迟迟不说,岂不可惜?好在螺女庙遗址尚在,在那渔灯岸柳的鲤鱼洲,下凡的素女,也有了新庙,就在这公园里,闽江边。因为传说,乡土平添魅力,历史散发温情。

  人到中年,却更愿意相信神话与传说,相信脚下的泥土可能包裹着真实的种子,贴近大地,心就踏实。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近螺女庙,无奈庙门紧锁,一米七的凡夫踮起脚尖,也难见天颜。于是,站在门外,合掌致敬,敬那关爱人间的田螺姑娘。然后抬头,望见三面横匾,“螺女庙”匾额居中,左右两面分别题写“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这八个朴素的汉字,是农耕民族最诚实的愿望,是灾患年头最渴望的祝福。所谓福,就是这八字不少一撇。

  转身面江,思绪如风筝,从远古收到眼前,眼前是水映长天的气象,当年舟楫繁忙的码头,已是一方休闲胜境,不远处的萋萋芳草间,开着几朵青春的帐篷,也许只有临江一塔和岸边九榕,至今容颜未改。

  侯官既处闽江下游的感潮河段,又在岊江分水口上游,常年水患。建县之初,县令听游方高人建议,在此建塔以镇水妖,于是,就有了这座镇国宝塔,始建于唐朝,重修于五代,七米五身量,七层实心,实心实意地站在风口浪尖,一站千年,听过朱熹的歌,见过李纲的船。

  在它古朴凝重的身旁,围绕着九棵大榕树,有的不好再称“棵”,榕须落地生根,粗枝如干,早已成“丛”。布局初看随意,细品似有讲究,貌若七星北斗,似紧似松,耐人寻味。按说福州地区,榕树最不陌生,纵千姿百态,也司空见惯,独此临江九榕,攫我眼神。或贴地伸出数米腰身,忽而昂首探出虬枝;或弓起树背,蓄势如虎,却引而不发;或如百岁老者,寿额前倾,形同半圆,但胸前垂须作杖,再拄百年不至闪失;或如坚贞斗士,与风与浪苦苦搏击数百年后,剩一根倔强的骨。

  村里老人说,这些榕树都是古代算命先生插枝入土而成活的,他说算命先生出门不带伞,以榕枝遮阳挡雨,到这码头帮人算命后,随手一插,走人。榕枝生命力强,不拣土质,无论春秋,随插随活。刚想问为什么算命先生不带伞,老人却走远了。却见榕树下有一妇人,双手在薅着根须,近前相问,她说:“榕须可祛风湿,能治腰痛。”算命先生,你们没算到吧?当初随手插下的树枝,几百年后,还在为民服务。

  最靠江的榕树下,有一排座椅,我刚坐下,扑面的江风就吹我乱发,亦如扬起的榕须,随即转身,背水面村,再品侯官。这个名字走过了近两个千年,走得烟尘漫漫,波光粼粼;走得旌旗猎猎,酒旗招招;走得辉煌,也走得辛苦。时间会做加法,更擅长减法,最后的得数,是那些磨过风雨的文物和植入土地的精神,成了我们回望历史的路标,藏着不尽的乡土之谜,等你猜想。比如是侯官还是候官?是有时“候”,有时”侯”?那么,何时“候”,何时“侯”?若在此偶遇有缘人,我就学村里老人,和他聊聊“七代不改半毫音,千年只少一笔划”的香醇往事,最好,再煮一壶临江茶。

  而我,已煮好一阙《临江仙》,刚好献给这临江的仙子,献给这美丽的村庄——

  临江仙侯官江畔行吟

  螺女眸间帆影,鲤鱼洲上芦花。时而云起半天纱,一江千里韵,到此最风华。

  远远夕阳如印,悠悠白鹭归家。邀来同醉手中茶,凭栏诗钓月,枕水梦流霞。

  吴晟/文

  编辑:宋桂瑱 张翔

  校对:黄子玲 宋桂瑱

  审核:吴昕 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空之眼瞰湛江:向海而兴 向海图强

  • 集大原高铁跨京包铁路连续梁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