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生“大蛋糕”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民生“大蛋糕”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来源:福建日报2022-07-23 13:31

  “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专场——

  民生“大蛋糕”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本报记者 王永珍 实习生 林宸宇

  21日,“牢记使命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成就。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10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省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2年的3009亿元稳步增加到2021年的5744亿元,年均增长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776亿元稳步增加到2021年的3383亿元,年均增长8.5%,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1940亿元稳步增加到2021年的3945亿元,十年间增长了一倍,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每年都保持在七成以上水平。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省财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我省始终把保障教育事业和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

  十年来,教育始终是我省第一大财政支出。全省教育支出从562亿元增加到1080亿元,年均增长10.3%,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财政支出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2018—2020年,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都保持在近20%,居全国前3位。今年初,省财政预算安排全省财政教育经费118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提高到21%,这些投入将继续用于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增补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以及推进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

  全省卫生健康支出也从219亿元增加到533亿元,年均增长10.4%,高于同期全省财政支出增速1.4个百分点。卫生健康财政支出占当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9%左右,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人均期望寿命预计达78.85岁,比“十一五”末提高3.09岁,健康福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稳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也是财政宏观政策重要目标。2012—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直接投入184亿元,我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15.28万人,登记失业率稳定保持在4%以下。近年受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就业形势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更好地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2019年全省财政还首次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35.6亿元,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培训256万人次。今年,省财政又首次动用失业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8.9亿元补助南平、三明、厦门三个设区市,支持地方实施稳岗返还、留工培训等政策。

  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从1991年起,省委、省政府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组织实施为民办实事工作,这项工作一干就是32年,一共办了657项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我省始终把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工作,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资金均呈稳步增长态势,10年间,共组织实施246项实事,省财政投入达到1361亿元,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以来,省财政加快为民办实事资金拨付进度,截至6月底已下达118亿元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省级计划投入数的109%。

  治理餐桌污染、水土流失治理、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支持养老事业……省委省政府围绕民生领域办实事,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坚定干。其中,连续12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5.3亿元,支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00余所。

  为更好地筹措民生资金,我省严把支出关口,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2019—2021年3年间,全省累计压减一般性支出超100亿元,压减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即使是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持续反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下,我省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财政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始终把民生投入摆在首位,2020年、2021年民生支出占比分别达到75.4%和75.8%。

  我省还充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作用,2016—2021年累计投入4395亿元用于支持民生项目建设,占新增债务限额总量的比重超七成。其中,一般债超九成、专项债超六成用于民生项目建设。

  美丽福建加快建设

  生态的好坏不仅关系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我省紧紧围绕推进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创新实施综合性生态补偿、重点流域生态补偿等机制,促进水环境质量、森林生态等生态环保指标大幅提升。

  以国家公园为“点”,采取支持绿色效应环状外溢的方式,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近几年,在累计下达15.7亿元各类支持国家公园试点改革资金的基础上,统筹资金7亿元,引导市县投入5亿元,按照“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的三类划定空间,连片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并积极支持水、茶、竹等生态产品发展和生态价值实现,发挥国家公园稀缺生态产品的外溢效应。

  以重点流域为“线”,采取全流域、多要素治理的系统集成方式,实施闽江和九龙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17—2021年,实施了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闽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优良比例100%,打造的15个精品示范工程成为“网红点”。2021年,我省再争取中央20亿元资金,进一步实施总投资78.6亿元的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为福建美丽山水画卷再添重彩。

  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面”,采取不断健全完善生态补偿办法的方式,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的23个县,实施综合性生态补偿,建立工业能耗等11项指标的考核体系,下达奖励资金11.7亿元,持续改善实施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主要流域范围的48个县(市、区),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统筹考核水环境质量、森林生态和用水总量,下达补偿资金41.9亿元,推动实施1566个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十年来,全省生态环保支出从90亿元增加到211亿元,年均增长10%,高于同期全省财政支出增速1个百分点。一系列措施有力支撑了全省生态系统质量的稳定和提升,筑牢我国东南地区的生态屏障。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