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安连家船民从脱贫走向振兴:搬上来 住下来 富起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福安连家船民从脱贫走向振兴:搬上来 住下来 富起来

来源:东南网2022-05-31 09:52

  20多年来,得益于全省造福工程扎实推进,福安连家船民从脱贫走向振兴

  搬上来 住下来 富起来

  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黄璐 吴庆堂

  5月30日上午,“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喜气洋洋。在开场舞《欢天喜地上岸来》的欢快旋律中,以“上岸感党恩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福安首届连家船民上岸节拉开序幕,下岐村村民身着盛装,舞出精气神、舞出新希望。

  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份初心。1998年12月,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在福安召开。就此,连家船民的新生活拉开帷幕。1998年至2013年,福安市实施两轮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共安置船民1889户、8810人。

  海还是那片海,但连家船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第一户连家船民上岸时,下岐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村集体收入、大学生人数均挂零。到去年底,这三项数据分别增加至27600元、63万元、270人,真正实现了“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依山而建的下岐村为纯渔业村,是福安市连家船民安居工程新村示范点。

  当日,由旧渔民棚户区改造而成的下岐村海鲜一条街开街迎客,这里有19栋楼,一楼主打生鲜和干货售卖,二楼、三楼用作海鲜酒楼,不少食客慕名赶来。

  “海鲜一条街能容纳20多家商铺入驻,将给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租金收入。”下白石镇副镇长、下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月娥说。

  村里发挥靠海优势,做好“渔”文章,引导连家船民升级渔排,发展海鲜商贸、餐饮、电商等。同时,立足海洋经济,发力海洋捕捞,现有海上捕捞渔船420艘。

  “我们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上岸定居20多年的下岐村村民江成财感慨地说。

  2003年,江成财带领村民承包池塘养殖海蛏;2005年,他用养蛏赚到的第一桶金带领30多名村民从事桩基工程,带动村民增收。如今,江成财已是一家建筑公司负责人,他的三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江成财一家的变化,是连家船民上岸后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党建引领“上岸的幸福”。下岐村党支部组织搭建“水上党校”“党员驿站”“渔民夜校”等平台,邀请教师、专家和党员干部等前来送政策、送知识、送技能,帮助渔民从单一的捕捞业扩展到水产养殖、海上捕捞、商贸服务等多产业发展。同时,注册“下岐鲜”商标,创建“民富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通过举办连家船民上岸节感念党恩,让更多人直观感受连家船民上岸后的今昔变化,带动当地文旅融合,反哺周边兄弟村经济发展。”郑月娥说。

  产业旺起来,生活更红火。

  与下岐村相隔不远的溪尾镇溪邳村,村民上岸定居后转型升级养殖业,建成海产品加工厂房与配套冷冻厂,进行海产品加工包装,预计村集体收入每年可新增10多万元,并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成立溪邳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统购统销群众生产的海鲜产品,打响“溪邳鲜”品牌,带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刘德仁在村中从事内海捕捞与海蛎、海带、生蚝养殖,从早年的零星养殖慢慢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种类,每年养殖纯收入就有十几万元。

  “我们不仅上了岸、有了家,还赚到了钱,生活甜甜蜜蜜,以前想都不敢想。”刘德仁笑着说。

  如今,昔日贫困的溪邳村变身为“国家级最美渔村”和“全国文明村镇”,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6679元,村集体收入162万元。

  “我们将以举办上岸节为契机,持续挖掘、保护、传承、弘扬连家船民文化,把蕴含其中的优秀思想运用到谋划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中来,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福安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说。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