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6日,重庆市丰都县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民生成果新闻发布会,一张张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发布。五年来,丰都县在医疗、教育、交通、人社、水利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民生福祉实现跨越式提升,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医疗保障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幸福的重要基石。”丰都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付体川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县构筑起坚实的健康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居98%以上,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至700元/人,“一码通行”电子医保凭证激活超60万人,群众就医实现“指尖办、就近办、随时办”。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民心所向。丰都县在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五年来,丰都全县学生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幸福小学、育才中学等5所新校建成投用,1.12万个新增学位有效化解“大班额”难题。丰都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罗廷超表示,全县外出就读学生人数从2021年的1799人断崖式下降至2025年的108人,县外户籍学生来丰就读人数实现翻番,从289人上升至574人,“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正成为丰都新名片。
“过去看病奔主城,现在看病在家门口,省心又省钱!”群众发自内心的话语,也印证出“在家门口就医”的昔日愿景早已成为现实。丰都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易云江介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晋级为三级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急救中心的建成让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超95%。”通过“县聘乡用”改革,目前共有87名县级医疗骨干常年驻点乡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出行之变,也是丰都民生改善的生动缩影。丰都县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邓清华用“三个变”概括五年成就:骨架变强、血脉变畅、服务变暖。渝万高铁、宜涪高铁等重大项目的推进,让丰都加速融入国家交通大动脉;全县7418公里公路织就城乡融合发展的“毛细血管”;37条“学生号”公交、南天湖旅游专线、就医定制线路等特色服务,让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升级为“走得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五年来,丰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力聚焦“三峡幺妹”家政品牌的打造,解决就业1500余人,成为全县带动就业的靓丽名片。“十四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5亿元,创业活力持续迸发。
水利建设同样硕果累累。丰都县水利局创新“以砂兴水”模式,五年来撬动社会资本超24亿元,建成龙兴坝等17处骨干水源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86%跃升至95.57%,58.38万群众喝上了稳定清甜的“放心水”。(庞佳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