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77个重大项目开工投产 重庆加快推动“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重庆观察 > 正文

177个重大项目开工投产 重庆加快推动“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11-27 09:51

  抓紧抓实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是重庆以攻坚冲刺的劲头收官“十四五”、开局“十五五”的实际行动。

  11月26日,全市2025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在大渡口区举行,开工、投产重大项目共177个,总投资约1851亿元,其中,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约1121亿元,投产项目71个、总投资约730亿元,涉及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重庆正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抓手,持续发力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加快促进“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发挥支撑作用。

  产业重大项目投资611亿元、占比达33.0%

  活动当天,重庆开工、投产的现代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611亿元、占比达到33.0%。

  “以市级重大项目为支点,重庆正加速激发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该负责人表示。

  比如,此次开工的长寿副产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就是一个典例。

  众所周知,长寿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厚实。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园区难免会产生不少工业废气。

  而副产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可以将原本低附加值的工业废气转化为高纯度双氧水等精细化学品,使氢气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一期年处理量可达1万吨级,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4万吨。

  “一期预计2026年7月投产。”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二期将建设5万吨高纯度电子级双氧水等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约7亿元;三期预计投资26亿元,建设10万吨氯丙烯等产线,达产后年产值约38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将优化长寿氢气资源配置,促进长寿天然气化工新材料产业与氯碱产业协同耦合发展。

  一方面,该项目可向上衔接长寿区天然气制氢、氯碱基础原料产能,向下延伸至电子级环氧树脂、特种清洗剂等高端产品,推动传统氯碱产业向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

  另一方面,该项目可强化横向协同,与长寿经开区现有的聚氨酯等新材料产业形成原料互供、能源共享、技术协同的新生态,预计可带动周边配套企业新增投资超10亿元。

  活动当天,江津协腾科技新建厂房项目也宣布动工,项目总占地153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其中一期计划投资4亿元,主要生产15000吨聚乳酸可降解改性塑料制品,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以上;璧山农林机械生产和研发基地项目也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3亿元,其中出口1亿美元。

  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投资1096亿元、占比达59.2%

  活动当天,全市开工、投产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总投资1096亿元、占比达59.2%。

  “重庆正加速完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系统、智能、绿色、综合、韧性的基础设施体系,重大项目成为重要抓手。”该负责人介绍。

  新开工的G5021石渝高速涪陵北环段项目(以下简称“涪陵北环段”)备受瞩目。

  此前,涪陵北环段是G5021石渝高速唯一没有开工的路段,一度成为交通路网的瓶颈。为加密国家高速公路路网,提升通行水平,涪陵北环段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及重庆市“十四五”交通规划,成为重庆高速九射线及重要城市环线的组成部分。

  该项目全长30.1公里,桥隧比约44.38%,共设置桥梁13座、隧道4个、互通式立交5座、服务区1处,估算总投资75.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

  该路段建成后,一方面将串联 G9909、G4223、G69三条国家高速,打通路网梗阻;另一方面将与沿江高速、南涪高速等形成涪陵环线高速,助力涪陵构建完整环线高速网,对增强涪陵龙头港辐射作用,强化涪陵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当天,在重庆中心城区,14个重大路桥隧项目也正式开工,涵盖立交改造、道路拓宽、跨江大桥等多个类型。

  比如,黄桷湾立交作为连接三横线、内环快速路、渝航大道的五路交叉立交,正式启动改造建设,将串联起江北机场、南岸区、朝天门大桥、大佛寺大桥等关键区域,建成后将显著提高立交节点通行能力。

  又如,南山立交改造工程针对内环快速路、南山隧道和龙黄路相交节点的拥堵问题,将新建A、B、D、F、H匝道总长1.2公里,改建拓宽C、E、G匝道总长0.36公里,建成后将扩容南山立交匝道,消除立交区交织,提升上新街和南山区域上下内环交通效率。

  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投资144亿元、占比7.8%

  瞄准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也是重大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活动当天,重庆开工、投产的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44亿元、占比7.8%。

  其中,当天开工的黔江区荣军优抚医院项目就具有代表性。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1亿元,建设用地面积超1.5万平方米,配置车位168个,设置床位350张,建设工期2025年至2027年。

  “这个项目是‘十四五’时期优抚医院建设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渝东南片区专业化优抚医疗资源的空白,形成集医疗、康复、供养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能力。”黔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项目不仅能够满足残疾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的基础医疗需求,还可提供慢性病管理、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连续性服务。

  特别是,该项目还可融入区域医疗卫生与国防动员体系,平时可作为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效补充,广泛服务社会群体;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可发挥应急医疗救助功能;在紧急状态下,则能快速转换为支援前方的医疗力量,提供坚实的医疗后盾。

  除了一批民生重大项目加速开工,万州区三峡医学中心、大渡口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等项目已顺利投产。

  其中,万州区三峡医学中心一期建筑面积超3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0张,其门诊已经在前不久启动试运行,将辐射渝、鄂、川、陕地区,为约2300万人口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同时,医院与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伦茨·克劳斯教授团队共建的诺贝尔奖工作站也正式启用,还打造了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配备直升机停机坪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服务功能,为渝东北地区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