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快点儿,有啥不好意思的……”周女士在诊室前轻声催促丈夫。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妇产科,医生传洁的诊室门口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不仅有母亲带着青春期的女儿,还有妻子在调理好自身问题后,带着丈夫前来挂号,调理脾肾。为什么男患者会来妇产科就诊?答案藏在“90后”医生传洁的诊疗理念中——他以中医“整体观”为纲,用古老的经方智慧,打破了人们对妇产科的刻板认知。
医生传洁正在坐诊中。江津区中医院供图
师承融汇,铸就“辨证不辨科”思维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看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科治病’。”传洁解释。他在研究生期间主攻中医,汲取了《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宏观思维,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诊疗风格。
“六经辨证不纠结于病名,更关注人体当下的反应状态。”传洁说,“比如一个人如果表现为怕冷、怕风、发热、出汗,无论这个人是感冒、产后虚弱还是更年期问题,只要根本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一个方子来‘异病同治’。”这种从根本入手的思路,让他跳出了妇产科的局限,从身体整体平衡的角度为患者及其家人进行调理。
“所以,妻子带丈夫来看病并不奇怪。我们治的不单是‘妇科病’,更是人本身的体质失衡。”传洁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就是把患者放回到其整个生活背景中去理解和调理。
直击顽疾,从“对症”到“调本”的疗效实践
22岁的刘女士因严重痛经和月经提前就诊,检查发现她的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低于同龄人。
传洁没有简单地止痛或调经,而是通过把脉和问诊,发现她还伴有腰膝酸软、特别怕冷、脉象偏弱等表现。他用古方为基础来温补肾阳、填补肾精,全程不使用激素。调理几个月后,刘女士痛经消失,月经周期延长至接近正常的30天,卵巢功能指标也得到根本改善。
另一位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经期严重紊乱。传洁注意到患者一个关键症状:极度乏力,一天能睡十七八个小时。他判断,患者不只有痰湿,还合并了严重的“身体能量不足(阳虚)”,于是用了能温补阳气的经方。经过系统调理后,患者体重下降,精神好了,经期也回归正常。
信任延伸,“整体观”带动科室变革
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是妇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也是现代医学公认的“医疗难题”。周女士被慢性盆腔炎折磨多年,多方求医效果都不佳,最终在传洁这里通过“内服中药+中药灌肠+热灸”的综合疗法获得痊愈。这份信任让她带着长期胃胀、腹泻、精神不振的丈夫也来求治。
“夫妻共同生活,饮食和情绪环境相似,体质也容易出现相近的偏差。通过调理一个家庭成员,往往能改善整个家庭的健康基调。”在传洁的调理下,周女士丈夫逐渐精神起来。
传洁的影响不止于门诊诊疗,他主动为全科医生系统讲解《伤寒论》,科室12名护士全部接受了中医专项培训。如今,医院这个专注女性疾病诊治的妇产科,不断融入中医“整体观”的思维,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路径,不仅提升了女性健康的诊疗效果,也带动了家庭成员共同关注自身健康,既丰富了诊疗视角,又拓展了患者服务范围。(申敏 严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