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据重庆市北碚区交通运输委消息,全长15公里的缙云山环线已完成系统升级。作为重庆市唯一推荐参评全国“最美农村路”的候选路线,缙云山环线串联起生态、文化与产业,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彰显山城经济魅力的“美丽经济走廊”。
缙云山环线由缙云公路、白云支线、大新路、生态环道、棋盘路等多段道路组成,以“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为核心定位,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贯穿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连接城乡脉络与自然山水,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流动风景线。
北碚区缙云山环线。北碚区交通运输委供图
据悉,此次升级聚焦“安全、生态、便民、美观”标准,打造了8处观景平台、6处停车区及多处浮雕彩绘,同步配建人行步道,实现车行道与慢行系统分离,充分满足游客休闲游憩需求。交通效率显著提升,前往缙云山的游客经金刚碑路口上道,18分钟可达景区入口;前往白云竹海的游客经云开路入口上道,15分钟可至凭风看云观景台。
道路升级的背后,是干群一心、共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澄江镇北泉村,村民王能临危受命担任代理组长,为打消乡亲顾虑,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他常说:“路通才能财通,咱们把眼光放长远些,这条路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当观景平台选址涉及亲属土地时,他主动提出以自家地置换,并第一时间移栽中药材;当施工影响到自家入户便道和花台时,他也带头拆除。王能最终成功推动73户村民完成34.87亩土地流转。干部冲锋在前、群众鼎力配合,双向奔赴的合力,让缙云山环线建设高效推进。
而在北温泉街道人民村,村干部蔡纯欢则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换理解。土地协调是块“硬骨头”,她利用早晚、周末等时间反复上门,逐步化解群众顾虑,村民也渐渐从不愿谈变为主动配合。施工期间,她常驻一线,现场协调车辆受阻、材料堆放等矛盾,始终以理解、包容的态度推动问题解决。蔡纯欢表示:“路通的是车,连的是心。”一条路,不仅改善了出行,更铺就了基层治理与民心相通的暖心通道。
环线通车后,富民成效持续显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缙云山环线周边累计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串联起14个文旅景点、25家精品民宿集群,带动130亩缙云山甜茶园、60亩缙云青梅、50亩缙云糖梨及1000亩社有竹林规模化发展。目前,缙云山片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2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9.5%。(戴立坤 李心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