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4日,记者从重庆市种子站(重庆市植物保护站)获悉,今年重庆市水稻、油菜的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分别达到33.59%、26.26%,成功从虫口“夺回”水稻165万吨、油菜16万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重庆市种子站副站长郭伦说,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植保工作面临更高要求,直接影响着我市“虫口夺粮”的水平。
因此,今年重庆市大力开展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行动,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防控体系,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实现“早发现、早防治”。
同时,重庆市还在垫江、南川、合川、忠县、秀山5个试验点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在江津、垫江、巴南、南川、秀山5个试验点开展油菜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试验,测算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工作成效。
“我们选择的点位都是全市水稻和油菜的主产区县,且兼顾渝西、渝东南、渝东北等不同片区,确保试验客观、科学。”郭伦说,经过对试验点统防统治、常规防治、完全不防治病虫害等情况的数据作对照测算,我市得出水稻、油菜今年的病虫草害防控植保贡献率分别为33.59%、26.26%,并通过了专家组论证。
此次防控成效显著:以全年水稻产量490万吨、油菜产量64万吨计算,通过病虫草害防控,今年全市共挽回水稻产量165万吨,相当于挽回约340万人口1年的口粮;油菜产量约16万吨,按照每公斤油菜籽7元计算,相当于挽回经济损失11.2亿元。
“这证明重庆市水稻、油菜仍有较大增产潜力。”郭伦说,目前全市水稻、油菜的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为50%、35%,如果统防统治覆盖率均提高到75%左右,还能实现大面积减损。
下一步,重庆市将通过加密试验点、优化评价方法等措施,促进病虫草害防治植保贡献率测算更加科学,进而更好用于指导植保工作的开展,确保粮食安全。
(文/记者 栗园园)
